厚嘴鸻(英文名:Wilson's Plover,学名:Anarhynchus wilsonia),是鸻形目鸻科弯嘴鸻属的鸟类。与海岸紧密相关的中型鸻科鸟类,以厚重的黑色喙和较大的体型著称。其分布广泛,从美国东海岸的弗吉尼亚州向南延伸,横跨墨西哥湾、加勒比海,直至巴西西北部,以及从下加利福尼亚南部沿太平洋海岸至北秘鲁。主要栖息于盐分较高的地带,如潮间带海滩、沙丘区和泻湖边缘。
外形特征:厚嘴鸻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鸻科鸟类,总长度介于165至200毫米之间,翼展111至128毫米,体重约55至70克。其显著特征是全黑色的厚重喙,灰褐色的上体,白色的下体,以及黑色至棕褐色的胸带。腿和脚呈粉灰色至粉色。繁殖期成鸟的灰褐色背部颜色介于淡色的笛鸻和深色的半蹼鸻之间。雄鸟的胸带、眼上纹和前额为黑色,而雌鸟则为灰褐色带红棕色调。地理变异导致外观差异,如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的繁殖个体头部和胸带更显红棕色,太平洋沿岸的个体上体颜色更深,前额和眉线白色较少,胸带较窄,雌鸟头部和胸带上的红棕色更明显。
鸣叫特征:鸣叫为尖锐的哨音。
生活习性:厚嘴鸻栖息于沿海沙滩和沙洲,通常单独或形成松散的小群。它们偏好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活动,冬季部分种群会迁徙至巴西南部避寒。主要以甲壳类动物为食,如招潮蟹,同时也吃昆虫、蠕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春季至夏季,筑巢于沙质或石质裸露地面的浅坑中。成鸟在繁殖季节保卫领地,非繁殖季节则聚集在一起休息和觅食。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化和育雏的详细信息尚未充分了解。
区别辨识:与相似的领鸻相比,厚嘴鸻具有更大、更重的全黑色喙和粉色的腿。半蹼鸻体型较小,背部颜色更深,喙短而钝,呈双色,腿部橙黄色;笛鸻体型较小,背部颜色更淡,腿部橙色,喙短而钝;雪鸻体型较小,背部颜色更淡,腿部暗色,喙较细长;双领鸻体型相似,但具有双胸带;铁嘴沙鸻体型和喙大小相似,但缺乏厚嘴鸻所有羽衣中明显的白色颈圈。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北美、中美和南美的温带至热带沿海地区,从美国东海岸至加勒比海,巴西中东部和秘鲁。在美国,主要在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繁殖,冬季部分种群南迁至巴西。
其他:在北美的种群监测数据显示厚嘴鸻的数量正在下降,分布范围也在缩小。城市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海滩生境丧失是其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此外,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也对其构成了威胁。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厚嘴鸻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