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鸻

Piping Plover Charadrius melodus

笛鸻(英文名:Piping Plover,学名:Charadrius melodus),是鸻形目鸻科鸻属的鸟类。小型、沙色的鸻,体型类似麻雀,以其钟铃般的鸣叫而闻名。主要栖息于北美沿海沙滩和砾石海滩,分布于大西洋沿岸、五大湖地区以及中西部的河流湿地。成年个体具有橙黄色腿脚,繁殖季节时前额有黑色条纹,颈部可见黑色环带,雄鸟颈环通常比雌鸟更宽。全球数量估计约为57000只,属于近危物种。

外形特征:笛鸻体长17-18厘米,翼展45-47厘米,体重43-63克。头部较大且圆,颈短而厚,喙短小。成鸟在繁殖季节展现出独特的黑色前额条纹和颈环,雌雄差异仅在于雄鸟的颈环较为明显。幼鸟特征包括素面、黑色短喙及黄色腿脚。

鸣叫特征:笛鸻的鸣叫声音清脆,如同钟铃,其特有的“pwee-doo”声调降低的双音节鸣叫易于识别。

生活习性:笛鸻栖息于开阔的沙滩和泥滩,偏好干燥的高地。它们在白天频繁觅食,主要以昆虫、海洋蠕虫和甲壳类为食。冬季迁徙至墨西哥湾、美国南部大西洋海岸和西印度群岛。在受到威胁时,成鸟会展现出折翼行为以吸引捕食者远离雏鸟。

生长繁殖:繁殖期始于春季,笛鸻会在沙滩上筑巢,通常每窝产卵4枚,间隔一天产一枚。孵化期约27天,由双亲共同承担。雏鸟孵化后几小时内即可行走,主要由父母保护并引导觅食。约30天后,雏鸟学会飞行。

区别辨识:雪鸻(C. nivosus)相比,笛鸻体型稍大,喙短而粗,腿脚颜色鲜艳。与半蹼鸻区别在于,后者背部颜色更深,眼上方和耳覆羽处颜色更暗。此外,笛鸻在飞行时露出完整的白色尾羽覆盖。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域包括加拿大中南部至五大湖南部至科罗拉多州东部和堪萨斯州北部,以及加拿大东部纽芬兰南部至北卡罗来纳州。非繁殖区域延伸至北卡罗来纳州至佛罗里达州的南大西洋海岸,墨西哥湾至尤卡坦半岛;巴哈马和大安的列斯群岛(除牙买加)。

其他:由于栖息地丧失和人类活动影响,笛鸻在某些地区被列为濒危或近危。保护措施包括栖息地管理、公众教育和限制宠物进入繁殖区域。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笛鸻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