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嘴兀鹫(英文名:Slender-billed Vulture,学名:Gyps tenuirostris),是鹰形目鹰科兀鹫属的鸟类。由于印度次大陆的数量急剧下降,已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截至2021年,全球仅存不到870只成熟个体。
外形特征:这种中等体型的秃鹫长约80至95厘米,与近亲印度兀鹫体型相当。其主色为灰色,具有浅色臀部和灰色下尾覆羽。大腿上覆盖着白色绒毛。颈部长而裸露,呈黑色,头部为黑色且形状狭长,暗色喙在中间部分显得狭窄。耳孔明显且暴露。
鸣叫特征:在尸体旁进食时会发出一系列咯咯声、嘶嘶声和咕哝声。
生活习性:细嘴兀鹫栖息于开阔地带和部分林木覆盖的区域,海拔高度可达约1500米。它们经常出现在村庄附近和屠宰场周边。以牛群和其他家畜、野生有蹄类动物以及人类尸体为食,也会在垃圾堆中觅食。可能与白背兀鹫和黑兀鹫一同成群觅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10月至次年3月。在大树上建造直径60至90厘米、深35至50厘米的紧凑巢穴,离地面7至15米。通常单独筑巢,有时靠近村庄。一窝产一枚卵,孵化期约为50天。在柬埔寨,从2006年至2011年间追踪的31个巢穴中,成功繁殖了27只幼鸟(成功率87%)。
区别辨识:与印度兀鹫相比,细嘴兀鹫拥有更长、更瘦的脖子,更细的喙,以及更暗的头颈颜色,缺乏白色的臀部和翅膀下部的对比色。印度兀鹫的头部和颈部有较厚的皱纹,耳孔不那么突出。
保护现状:IUCN:CR(极度濒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从印度西北部(哈里亚纳邦)到尼泊尔,直至阿萨姆邦和缅甸北部及东部;也见于老挝南部和柬埔寨;过去在印度支那和马来半岛北部更为广泛。
其他:由于食用了被兽用药物双氯芬酸污染的牲畜尸体,该物种经历了严重数量下降。在印度和尼泊尔,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数量减少了高达97%。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细嘴兀鹫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