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斑秧鸡(英文名:Slaty-legged Crake,学名:Rallina eurizonoides),是鹤形目秧鸡科斑秧鸡属的小型秧鸡。俗名: 灰脚秧鸡,分布于亚洲南部,自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至菲律宾和印尼,主要栖息在湿润的沼泽、稻田等环境中。其特征包括橙色头胸和黑白条纹的腹侧,以及独特的深铅灰色脚。
外形特征:白喉斑秧鸡长约25厘米,身体扁平,便于穿越茂密植被。拥有长趾和短尾,背部呈棕色,头部和胸部为橙色,两胁、腹部和臀部有明显的黑白色条纹。喉咙白色,喙黄色,脚绿色。性别相似,幼鸟上半身和下半身为深棕色,腹部有条纹,喉咙白色。
鸣叫特征:夜间发出重复的‘kek-kek’或鼻音‘ow-ow’声,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在夜间飞行中也能听到;还发出鼻音‘kok’声以与其他个体交流,以及在巢边对入侵者发出嘶嘶声和喷吐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潮湿的沼泽地和稻田,多在黎明、黄昏或夜间活动,觅食昆虫、幼虫、小型软体动物、植物嫩叶和种子。性格害羞,受惊扰时会迅速躲入草丛。飞行时几乎完全在夜间进行,常被灯光吸引而飞入房屋。
生长繁殖:繁殖期各地不同,如印度尼西亚在3月,琉球群岛在4-7月,印度在6-9月。单配制,繁殖季节有领域性,巢筑于灌木或矮树上的干燥位置,通常靠近森林路径和溪流,由枯叶、草和细枝构成,产卵4-8枚,两性共同孵化和照顾雏鸟。
区别辨识:与红腿斑秧鸡相比,白喉斑秧鸡翼覆羽无横斑,头顶和颈部为棕栗色,脚为灰色而非红色。与斑胁田鸡的区别在于脚的颜色,白喉斑秧鸡为灰色,斑胁田鸡为红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台湾的嘉义地区较为常见,但在兰屿岛数量稀少。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农业化学物质的使用。已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分布于远东和澳新界,广泛分布于南亚,包括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和印尼,以及琉球群岛。在中国大陆,见于广西西南部、海南的吊罗山、台湾的台中、南投、嘉义平原、阿里山、高雄和兰屿。
其他:白喉斑秧鸡在某些地区可能受到其他物种的竞争威胁,如白胸苦恶鸟。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喉斑秧鸡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