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腿斑秧鸡

Red-legged Crake Rallina fasciata

红腿斑秧鸡(英文名:Red-legged Crake,学名:Rallina fasciata),是鹤形目秧鸡科斑秧鸡属的鸟类。以独特的红腿和头部橙色标记著称,分布于台湾岛以及远东地区的沼泽地带,其模式产地在苏门答腊。全长约220-230毫米,头、颈和胸部呈现栗褐色,上体棕褐色,翅膀和翅上覆羽黑色并带有白色宽带斑,下体则具有黑白相间的条纹。

外形特征:红腿斑秧鸡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秧鸡,长约24厘米。头部、颈部和胸部为红棕色,喉部颜色较淡。上体呈灰棕色,下体和翅膀下方则有黑白色条纹。喙为绿色,最显著的特征是红色的腿脚。雌雄相似,但雌鸟头部和颈部的颜色可能更偏肉桂色,腹部和侧腹的黑色条纹较窄。

鸣叫特征:红腿斑秧鸡发出一系列下降的呱呱声、尖叫和咕噜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靠近永久性湿地的茂密植被中,常见于稻田、芦苇沼泽、水生环境和森林边缘的湿润地带。在菲律宾,也会出现在开阔的山坡和高草地。通常生活在低海拔地区,最高可达约800米,但在迁徙期间可记录到高达约1400米。生活习性较为隐蔽,难以观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如在缅甸为8月至9月,在泰国为8月,在婆罗洲为4月,在爪哇为3月,在苏门答腊为1月,而弗洛雷斯岛则没有具体日期。巢的具体描述缺失,每窝产3至6枚淡白色蛋,由双方共同孵化。雏鸟覆盖着暗烟灰色绒毛。

区别辨识:红腿斑秧鸡通过其鲜明的红腿和翅膀上的黑白条纹容易与其它秧鸡区分开来。与白喉斑秧鸡相比,红腿斑秧鸡的腿为糖果红色而非深色,且体型更小巧精致。与红胸田鸡斑胁田鸡相比,外观更为优雅,嘴较小。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尽管广泛分布,但似乎在任何地方都不特别常见。在越南南部被认定为罕见。

地理分布:分布于远东北部,从缅甸南部向东延伸至印尼群岛和菲律宾(除东维萨亚斯和棉兰老岛)。在澳大利亚西北部有迷鸟记录。在泰国为留鸟,在马来西亚为留鸟和迁徙鸟,在婆罗洲大部分种群为留鸟,冬季可能有外来个体加入。在菲律宾为当地留鸟,大巽他群岛全年可见,但冬季数量增加。在华莱士线地区通常被认为是迁徙鸟,但在弗洛雷斯岛有4月至12月的记录,似乎为当地留鸟。

其他:红腿斑秧鸡在新加坡和泰国某些地区相对常见和可靠。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红腿斑秧鸡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