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莺

Common Reed Warbler Acrocephalus scirpaceus

芦苇莺(英文名:Common Reed Warbler,学名:Acrocephalus scirpaceus),是雀形目苇莺科苇莺属的小型鸟类。其体长约为13厘米,翼展介于17至21厘米之间,背部呈单一的棕褐色,腹部为淡黄色。额头平坦,喙部强健且尖锐。雌雄外观相似,幼鸟下体色泽更偏暖黄色。广泛分布于欧洲至亚洲中部,非洲北部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在欧洲及温带西部帕拉尔地区繁殖,冬季迁徙至非洲南部。

外形特征:芦苇莺体型中等,全长约13厘米,平均体重在8至19.7克间,翼尖略钝。成鸟背部颜色为暗橄榄色,头顶较深,上眉线及眼环淡黄,与头顶及脸颊的暗色形成对比。上体从颈背至尾部呈现微弱的锈黄色调,翅膀和尾羽颜色更深,翼羽尖端和边缘呈淡黄褐色,下体白色,胸部和下尾覆羽泛淡黄色,两胁偏锈黄色。虹膜深棕色,上喙深棕色,下喙主要为黄色或粉红色,腿脚色从深灰棕色到淡角质色。幼鸟全身色泽比成鸟更鲜亮,上体泛橙色而非淡黄色,下体颜色更深,脸谱通常不明显,眉线和眼环几乎与头顶和脸颊颜色一致。

鸣叫特征:其鸣唱为一系列尖锐的节奏感强的刮擦声和吱吱声,每音节重复2至3次,例如“kerr-kerr-kerr chirruc chirruc chirruc kek-kek-kek chirr-chirr”,持续时间可达20秒,速度较慢且不如水蒲苇莺的鸣叫那样嘈杂,模仿能力也不及湿地苇莺

生活习性:栖息于成熟的芦苇床(Phragmites)沿湖泊、鱼塘、河流和沟渠,偶尔进入邻近的草本植被、灌木丛和低矮树木,如柳树。非繁殖季节和迁徙期间出现在芦苇、灌木丛、高草地带,常见于河岸、湖畔,也远离水源出现在次生灌木丛、金合欢林、马樱丹灌木、森林边缘和花园篱笆。在西非阿维森尼亚和红树林中支持大量越冬个体。该物种在非洲越冬区非常丰富。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5月至7月或8月,在欧洲和中欧地区。一夫一妻制,偶有双配偶现象。松散的群居繁殖,筑巢由雌鸟主要或独自完成,巢为深杯状,由裂开的芦苇叶、芦苇花序、植物绒毛和草茎编织而成,内衬细软材料,悬挂于2至8根垂直的芦苇茎上,通常位于浅水上方15至200厘米高度。每窝产卵3至5枚,多数为4枚,由双亲共同孵化,孵化期8至13天,平均9至12天。雏鸟由双亲喂养,离巢期为10至12天,偶尔9或13天。寄生率在西欧和中欧平均为8.3%,受大杜鹃寄生。

区别辨识:非洲苇莺区别在于上嘴颜色更深,浅色眼先宽且清晰,色彩更深而温暖。无深色上眉纹,区别于远东苇莺稻田苇莺。与布氏苇莺相比,棕色较少,橄榄色调更重,腰部颜色暗淡,两翼较长。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覆盖欧洲至亚洲中部,阿拉伯半岛,非洲北部;越冬区主要在非洲中部至南非,北非部分区域如法国南部、伊比利亚、摩洛哥至土耳其和阿拉伯也有少量越冬个体。

其他:近期欧洲河流和湖泊的富营养化导致芦苇床面积增加,但湿地的开发也造成部分地区数量下降。在英国、比利时和西班牙数量减少,在荷兰、瑞典、芬兰和波罗的海国家数量增加。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芦苇莺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