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王鹟

Spectacled Monarch Symposiachrus trivirgatus

眼镜王鹟(英文名:Spectacled Monarch,学名:Symposiachrus trivirgatus),是雀形目王鹟科黑王鹟属的鸟类。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栖息于亚热带或热带湿润低地森林、红树林和山地森林。曾被认为包含摩鹿加王鹟为亚种。

外形特征:体长14-16厘米,体重9-16克。这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王鹟,面部黑色,胸部赤褐色,翅膀灰色,尾巴黑白相间。雄性提名人种有黑色额头、脸颊至耳羽,灰蓝色或蓝灰色冠部和上体,棕色飞羽,尾部主要黑色,外侧尾羽有宽白尖(闭合时尾端大半为白色);喉侧、颈和胸橙赤色,腹部白色;虹膜深色;喙暗蓝色或珍珠灰色;腿灰至黑灰色。雌性相似但色彩较暗淡。幼鸟脸部无黑色,眉纹和颊斑白色,耳羽比头部其他部位更暗灰,额头和喉部有白色尖端,下体较成鸟暗锈橙色,尾部白色较淡或更黄褐色;喙蓝灰色或暗灰色,尖端深色。

鸣叫特征:在北澳大利亚,其歌声为一系列高达12个上扬的响亮哨音,‘zweeei-zweeei-zweeei…’,还有粗糙的嗡嗡声‘gzzhhh’重复几次,以及清脆的音符,通常以升调哨音结束;伴侣间的联系叫声为哀怨的长音‘phew-weee’重复多次。指名亚种发出一系列不悦耳、断续、粗糙的音符,包括刺耳的‘prrrrt’和更悦耳的‘whit’。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密集的热带和亚热带原始和次生森林、灌木沟壑和邻近灌丛。在澳大利亚北部,albiventris和melanorrhous亚种出现在雨林;gouldii亚种更广泛分布在湿润硬叶林,偶尔在相邻桉树(Eucalyptus)森林,以及红树林、公园和花园。海拔分布从海平面至300米(帝汶岛)、400米(阿陶罗岛)、450米(哈马黑拉岛)、800米(塞拉姆岛)、930米(松巴岛)和1200米(阿洛尔岛)。食物主要是小型无脊椎动物,包括蚂蚁、白蚁、甲虫、蟑螂、蜘蛛、蛾、双翅目和直翅目昆虫,以及小蜗牛。单独或成对活动,亦参与混合物种觅食群。在澳大利亚东部常与新西兰灰扇尾鹟棕额扇尾鹟混群,迁徙期间与黑脸王鹟白耳王鹟混群。在森林树木的低层和中层活跃觅食,偶尔在树冠上层(在澳大利亚较少见)和地面觅食。主要在植被中捕食,尤其在藤蔓、攀援植物和松动树皮后面;也会在树叶上方振翅驱赶昆虫猎物,以及悬停和追逐飞行中的昆虫。尾巴经常展开。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主要在9月至翌年2月/3月;在松巴岛7月和8月见到幼鸟。领地性,雄性积极保卫领地。伴侣间通过仪式化的姿势和蓬松的身体羽毛来交流。筑巢地点由雌性选择,巢由一对伴侣共同建造,多为杯状锥形,由细树皮条、植物纤维、草、干叶、种子荚的植物绒毛、苔藓、地衣和蛛丝构成,置于灌木、树木、竹子、幼苗或悬挂藤蔓的垂直分叉处,离地高度可达6米。每窝产2枚卵,偶尔3枚,乳白至粉红色,带红色至暗紫色斑点或斑块,平均尺寸20.4×14.5毫米(albiventris亚种)、21.3×15.7毫米(gouldii亚种);孵化期15-18天;雏鸟由双亲喂养,育雏期17-20天;离巢幼鸟由双亲喂养长达6周。巢穴可能被金鹃灌丛杜鹃寄生。繁殖成功率:五个巢中的九枚卵,四枚孵化并产生两只离巢幼鸟(平均每巢0.40只离巢幼鸟);七个巢中,两个至少有一只幼鸟离巢,五个失败;靠近房屋的地区,幼鸟常被黑鼠(Rattus rattus)捕食。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半岛的环志研究中,最长寿命至少为12年。

区别辨识:与同属其他物种的区别在于独特的黑色面纹、赤褐色胸部和黑白相间的尾巴。不同亚种之间主要在颜色饱和度和某些细节上有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小巽他群岛至澳大利亚东部,具体包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在澳大利亚的开普约克半岛和阿瑟顿地区全年存在;gouldii亚种是夏季候鸟,在昆士兰州东南部和新南威尔士州东北部从晚9月至次年3/5月出现。在新几内亚东南部(Trans-Fly地区)是非繁殖季候鸟(主要是未成熟个体),从5月至10月,但小数量全年存在;通过托雷斯海峡岛屿迁徙。刚离巢的幼鸟在迁徙到非繁殖区之前会广泛游荡,离开2-3周后成鸟离去。

其他:部分迁徙,在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但迁徙模式尚未充分了解。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眼镜王鹟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