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腹火雀(英文名:Jameson's Firefinch,学名:Lagonosticta rhodopareia),是雀形目梅花雀科火雀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活动范围约2,600,000平方公里。得名于James Sligo Jameson。该鸟种在东非至中南部非洲均有分布,被IUCN评为无危等级。
外形特征:雄鸟成鸟前额至背部呈棕色微带粉红,臀部和尾上覆羽红色,尾羽黑色,外侧基部半红;翼上覆羽具鲜红色边缘;面部、喉部和胸部深红色,腹部和尾下覆羽暗黑。雌鸟颜色较淡,上身淡棕色,头部偏灰,下体温暖橙红色,腹部偏棕,尾下覆羽黑。幼鸟上身褐色,臀部红色,下体单一淡黄色,喙黑色。不同亚种在颜色上有细微差异。
鸣叫特征:叫声主要包括变调的颤音,旋律般的哨声含上升音符,如'wee-weepweepwee...';还有干燥的接触音,重复的单音或双音颤音,如't'we twe'和'簇胸吸蜜鸟, twi...'。报警声为快速的嗡嗡声,雌鸟的远距离呼叫为长'feeew',巢穴呼叫为快速重复的'tititi'。
生活习性:栖息于半干旱的金合欢灌木丛、草地灌丛、玉米田、河流森林边缘的干燥地带以及岩石山坡,主要生活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地。以小草籽和昆虫为食,包括白蚁。在Zambia的Lochinvar国家公园,主要依赖一年生草本植物Echinochloa、Setaria、Urochloa和Panicum的种子。在繁殖季节和之后,可能进行局部移动,最远可达4公里。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雨季晚期,如肯尼亚的7月,赞比亚的1月至5月,马拉维的2月至8月,津巴布韦全年皆可繁殖,主要集中在12月至5月,南非北部的12月至4月。雄鸟求偶时会展示高举的身体和头部,梳理胸部和头部羽毛,携带羽毛或草条,发出点击声并唱歌。巢为侧面入口的草球状,置于地面以上0.1-0.3米,通常在草丛中或灌木丛中的草生长处。每窝产卵3-5枚,孵化期12-13天,雏鸟皮肤黑粉色,孵化后16-19天离巢,离巢后14天独立。
区别辨识:与红嘴火雀和斑胸火雀的区别在于尾下覆羽黑色,与灰顶火雀某些亚种相似,但整体更淡更粉红。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安哥拉、博茨瓦纳、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其他:在Zambia的Lochinvar国家公园,1972-1973年密度为40/km²,但随着高草覆盖减少、牛群踩踏和不可口草本增加,数量到1997年显著下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红腹火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红腹火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