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颈鸬鹚(英文名:Little Cormorant,学名:Microcarbo niger),是鲣鸟目鸬鹚科小鸬鹚属的鸟类。分布广泛水鸟,常见于印度次大陆至爪哇岛的淡水环境中。其显著特征是扁平头部与尖钩状喙,繁殖期成鸟头部两侧有白色羽毛。通常单独或小群体活动于低地淡水区域。
外形特征:成鸟体长51-56厘米,体重360-525克,翼展90厘米。繁殖期成鸟全身黑色或棕黑色,头顶有细小的扁平冠羽,眼周和喉部可见白色斑点。非繁殖期色泽较暗,头颈呈褐色,喉部有明显白色。雄雌外观相似,幼鸟主要为黑褐色,喉部白色,喙肉粉色带灰色痕迹。
鸣叫特征:通常安静无声,但在巢区或栖息地发出低沉咆哮声、哼哼声及'ah-ah-ah'和'kok-kok-kok'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地淡水环境,如池塘、河流、湖泊、稻田。也出现在海岸、河口和红树林。会因季节性洪水迁移。主要捕食小型淡水鱼,偶尔食用蛙类和蝌蚪,采用潜水捕食方式。
生长繁殖:繁殖季变化大,一般夏季为主,集群繁殖,巢建于树上或灌木丛中,用枝条和树叶搭建。一窝产卵2-6枚,孵化期14-21天,雏鸟出生时无毛,孵化后约一个月离巢。
区别辨识:与印度鸬鹚相比,体型较小,喙较粗,头部形状扁平而非圆润,繁殖期头部白色羽毛区别明显。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亚洲部分地区常见,但在某些区域如老挝和柬埔寨数量下降,可能受湿地退化影响。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次大陆、斯里兰卡、中国南部、越南至爪哇岛。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是该地区的特有种。
其他:在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它是最普遍的大型水鸟之一,经常出现在水稻田附近的受干扰地区。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黑颈鸬鹚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黑颈鸬鹚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