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腹苇鹪鹩

Black-bellied Wren Pheugopedius fasciatoventris

黑腹苇鹪鹩(英文名:Black-bellied Wren,学名:Pheugopedius fasciatoventris),是雀形目鹪鹩科苇鹪鹩属的小型鸣禽。体型中等,体长约为15厘米,拥有黑头冠,亮栗色背部和尾巴,黑白相间的腹部和脸部,纯白的喉部和眉纹。广泛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自哥斯达黎加至哥伦比亚。

外形特征:黑腹苇鹪鹩成鸟的背部和尾巴呈亮栗色,翅膀上有模糊的斑纹。其腹部为黑白条纹,面部由黑白两色构成,喉部与眉纹为纯白色,将黑色的眼先和眼纹框住。肛周和尾巴是灰黑色,大腿为褐色,翅膀下部为浅黄棕色。虹膜浅棕色或红褐色,上下颚黑色,较低的下颌骨蓝色,脚黑色。雄鸟较雌鸟大。

鸣叫特征:黑腹苇鹪鹩的鸣叫声丰富多样,雄鸟拥有至少38种不同的歌曲,而雌鸟则有19种之多。它们的叫声能传播很远,是寻找它们的重要线索。

生活习性:栖息于湿地附近的厚密植被区,尤其是河岸地带,分布高度从海平面至海拔1000米。它们主要在地面或植物丛中觅食,以无脊椎动物、小昆虫和蜘蛛为食。黑腹苇鹪鹩全年维持约一公顷的领地,定居于森林边缘、退化森林和溪流旁。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哥斯达黎加为1月至2月,在巴拿马为5月和6月,在哥伦比亚为3月至7月。鸟巢形似编织袋,筑于灌木丛中,雌雄共同建造。每巢产3至8枚白色卵,带有黑斑和褐色斑点。雌鸟独自孵卵,具体孵化时间和雏鸟留巢时间未明。

区别辨识:双色蚁鸟相似,但后者喉部白色斑块延伸至腹部中央,腹部边缘为棕色,眼睛周围有蓝圈。栗苇鹪鹩棕白苇鹪鹩体形相似,但标记和鸣声有显著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黑腹苇鹪鹩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从哥斯达黎加至哥伦比亚,包括低地森林边缘、退化森林和溪流旁。

其他:黑腹苇鹪鹩的巢常遭受掠食者的袭击,导致较高的巢穴损失率。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黑腹苇鹪鹩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黑腹苇鹪鹩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