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褐颈渡鸦

Somali Crow Corvus edithae

东非褐颈渡鸦(英文名:Somali Crow,学名:Corvus edithae),是雀形目鸦科鸦属的鸟类。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具体包括索马里、吉布提、厄立特里亚东部至苏丹东部南部和肯尼亚北部。体长约46厘米,头颈呈暗光泽的褐色,全身黑色,背部羽毛基部淡灰色,喉部和颈部的羽毛有白色基部。以腐肉为食,与体型更大的褐颈渡鸦在叫声和习性上存在差异。

外形特征:东非褐颈渡鸦是一种大型鸦类,全长约46厘米,重435至450克。尾部中等长度,向尖端逐渐变细,喙粗壮,喉部羽毛尖锐。羽毛呈黑色,头部和颈部为深光泽的褐色,磨损时更显黑褐色。喉部和颈部羽毛基部白色,其余身体羽毛基部淡灰色。下体和下翼为暗灰黑色。雄雌相似,幼鸟在头部和身体颜色上比成鸟更暗淡和棕色。与非洲白颈鸦杂交的个体可能有浅色或灰色胸部,或胸部和颈圈有斑点。

鸣叫特征:叫声为典型的粗糙的‘嘎嘎’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多种干燥环境,包括草原、荆棘灌木丛、沙漠、城镇和耕作区。常见于小群。在村庄和小镇中积极觅食,高度适应人类居住区。食性杂,以腐肉、小型动物、各种无脊椎动物、鸟蛋和一些植物材料为主食。在地面单独、成对或形成小群觅食,有时会表现出攻击性,威胁接近的鸟类。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主要在2月至5月至6月间,筑巢于树上,偶尔在悬崖边、洞穴或电线杆上。巢由两性共同建造,由大量树枝构成,内衬羊毛、羽毛和植物纤维。每窝产卵4至5枚,孵化和育雏期未知。巢可能被大斑凤头鹃寄生。

区别辨识:与褐颈鸦相比,体型较小,喙较短,飞行时翅膀和尾巴更短。与非洲白颈鸦的杂交个体在胸部或颈圈有白色斑点。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广泛分布且数量众多,但分布往往较为局部。需要更多田野研究确定种群密度和与非洲白颈鸦的关系。与日益增加的非洲白颈鸦杂交可能长期构成威胁。

地理分布:分布于厄立特里亚、吉布提、埃塞俄比亚东部和南部、索马里大部分地区、南苏丹东南部和肯尼亚北部。在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可达海拔3000米,但在2000米以上较为罕见,最常见于1100米以下。

其他:原被认为是褐颈鸦的亚种,现在被认定为独立物种。与非洲白颈鸦在行为上有相似之处,两者的杂交证实了它们之间紧密的关系。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东非褐颈渡鸦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