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颊蚁鸟(英文名:White-cheeked Antbird,学名:Gymnopithys leucaspis),是雀形目蚁鸟科双色蚁鸟属的鸟类。以独特的蓝眼环和雪白下体、锈色上体著称。分布于南美洲,自哥伦比亚中部至秘鲁东北部,巴西亚马孙雨林西北部。依赖低地雨林环境,通常在安第斯山脉东侧的地区发现。
外形特征:体长约13.5至15厘米,平均体重约24克。雄鸟成鸟具胸nut-brown色冠羽和颈背,蓝眼圈,黑眉纹延伸至颈侧及下至胁部,脸颊至喉部及腹部白色,下腹深棕色。雌鸟类似,但肩胛间有肉桂色斑块。幼鸟下方呈褐色,约3周后开始长出白色羽毛。四个亚种在头部图案和羽毛颜色深浅上有细微差别。
鸣叫特征:主要鸣声为一系列快速的哨音,起初音调均匀上升,随后急促下降,再逐渐增强后转为粗糙。叫声包括尖锐的“chirr”声和突然的“chup”音,常成双或三至四声一组。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海拔的湿润森林底层,偶尔至海拔900米。通常为留鸟,不迁徙。以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为食,特别是蚱蜢和蜘蛛,偶尔也吃小型蛙类和蜥蜴。常随行军蚁群,通过跳跃和短距离飞行捕食。在垂直枝条上停留,频繁探查地面蚂蚁群。
生长繁殖:繁殖信息有限,已知在厄瓜多尔全年均可繁殖,秘鲁7月有观察到幼鸟被喂食。巢穴和蛋的描述尚未报告。
区别辨识:与双色蚁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在于白颊蚁鸟具有白色的下体和蓝眼环。亚种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头羽图案和羽毛颜色深浅上。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哥伦比亚中部至秘鲁东北部,巴西亚马孙雨林西北部,主要栖息在低海拔的热带雨林中。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白颊蚁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白颊蚁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