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额骨顶

Red-fronted Coot Fulica rufifrons

红额骨顶(英文名:Red-fronted Coot,学名:Fulica rufifrons),是鹤形目秧鸡科骨顶属的鸟类。中型游禽。其特征性的深红色额甲和黄色喙极为醒目,常见于南美洲的低地淡水至微咸水环境,如湖泊、池塘及沼泽地带,有时接近岸边。该鸟种在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秘鲁和乌拉圭均有分布。

外形特征:红额骨顶体长38至43厘米,体重介于550至735克之间。其独特的特征包括黑色头部和颈部,带有明显的白色尾下覆羽,形成倒置的心形图案。头部的突出点是几乎直线延伸至延长的前额盾顶部的特征性轮廓。喙呈黄色,具有暗红栗色的脊和前额盾;腿和脚为橄榄色。成年鸟与幼鸟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全身灰色至棕色,具有诊断性的尖锐前额盾和白色尾下覆羽,喉咙处有白色斑点,喙呈黑色。

鸣叫特征:红额骨顶的鸣声为一系列冗长的喋喋不休的叫声,被描述为“togo togo togo..., cu cu cu..., puhúh puhúh puhúh...”等,此外还有一种报警叫声“tuc”。

生活习性:红额骨顶主要栖息于半开放的沼泽和长满芦苇的湖泊,偏好植被丰富的水域,尤其是浮萍和水蕨茂盛的地方。它们通常在植被附近活动,很少远离掩护。这种鸟在低地生活,海拔高度可达800米,偶尔在阿根廷高达2100米。红额骨顶主要在水面觅食,啄食浮萍和其他水生植物,同时也能巧妙地潜水和在邻近的高地放牧,当沼泽季节性干涸时。它们通常成群活动,有时会与黄腿骨顶混群。

生长繁殖:红额骨顶是单配制,繁殖期因地理位置而异,例如在智利为9月和10月,在阿根廷为5月至11月,在秘鲁为9月至1月。它们在靠近水面的植物材料中筑巢,位于浮水或露水植物中。每窝平均产5到6枚蛋,但数量可能从2到9枚不等。黑头鸭是其显著的寄生巢穴者。

区别辨识:红额骨顶与其它骨顶相比,脚趾不呈明显扩张的叶片状。幼鸟的外观与成鸟相似,但颜色较暗,具有白色的喉咙斑点和黑色的喙。在野外,可以通过其独特的红色额甲、黄色喙和白色尾下覆羽来识别。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红额骨顶分布在南美洲南部锥体地区,包括南秘鲁海岸、智利中部、巴拉圭南部、巴西东南部、乌拉圭南部至阿根廷东中部(东楚布特)。它在玻利维亚的L Alalay湖也有定期记录,可能在那里筑巢。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红额骨顶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