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仙岛秧鸡

Laysan Rail Zapornia palmeri

雷仙岛秧鸡(英文名:Laysan Rail,学名:Zapornia palmeri),是鹤形目秧鸡科小田鸡属的鸟类。这种小型、不会飞的鸟种,主要分布于太平洋中的雷仙岛(北西夏威夷群岛的一部分)。其羽色为淡褐色,带黑色条纹,腹部呈灰色,与小田鸡相似,但喙更长更弯曲,翅膀极度退化,尾部几乎消失,仅存痕迹。雌雄同型,幼鸟下腹颜色较淡。

外形特征:雷仙岛秧鸡体长约15厘米,全身覆盖淡褐色羽毛,带黑色条纹,腹部灰白,脸部、喉咙、胸部及眉纹呈暗灰色,背部、翅膀和头顶为淡棕色,带有明显的羽毛轴对比。肩部和侧身羽毛呈沙色。下腹及尾下覆羽散布白色横斑,足和喙呈黄绿色,虹膜红宝石色。幼鸟下腹颜色更偏向淡褐色,成鸟和幼鸟性别差异不大。

鸣叫特征:雷仙岛秧鸡在活动时偶尔会站立不动,发出一至三次柔和的颤音叫声。在示爱或保卫领地时,两鸟会相对而立,蓬松羽毛,发出类似机械闹钟的咔哒声。黄昏后,群体会出现短暂的集体鸣叫,声音似小石子撞击玻璃的声音。雏鸟的叫声尤为频繁,相对于体型来说声音较大。

生活习性:雷仙岛秧鸡栖息在草丛中,以昆虫如蛾类、丽蝇及其幼虫为主食,也会食用植物叶片、种子、海鸟的蛋和尸体。它们善于利用翅膀保持平衡,能跳跃近1米。它们在日间较为活跃,夜晚也能听到叫声。它们会躲入草丛中以躲避烈日和掠食者。在雷仙岛,它们的密度约为每只鸟占据10-13平方米的领地。

生长繁殖:繁殖期始于4月,筑巢于湖边的草丛中,通常在5月至6月产卵,高峰期在6月至7月。巢由干枯的植物材料和海鸟的羽毛构成,位于地面或草丛底部,通过一条约15厘米长的隧道进入。每窝产卵3枚,蛋呈淡橄榄黄色,有紫灰色斑点。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约20天,雏鸟孵化后一个月内由双亲照料。

区别辨识:雷仙岛秧鸡小田鸡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喙的长度、翅膀的退化程度、尾部的缺失以及足和趾的长度。成鸟和幼鸟的色彩差异主要体现在幼鸟下腹的淡褐色上。

保护现状:IUCN:EX(已灭绝)

地理分布:太平洋:雷仙岛(北西夏威夷群岛)。历史上曾在Midway Atoll有过引入种群。

其他:雷仙岛秧鸡的灭绝主要归因于家兔的引入导致的栖息地破坏,以及之后的鼠害。最后一次记录出现在1944年。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雷仙岛秧鸡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雷仙岛秧鸡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