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脚秧鸡

Corn Crake Crex crex

长脚秧鸡(英文名:Corn Crake,学名:Crex crex),是鹤形目秧鸡科长脚秧鸡属的鸟类。主要分布在欧洲至西伯利亚中部和中国西北部,冬季迁徙至非洲南部。这种中等体型的秧鸡,上体呈棕黑色并带有灰色或米色条纹,翅膀上有醒目的栗色标记,腹部蓝灰色,两胁及尾下覆羽有栗色和白色的条纹。喙肉色,虹膜淡棕色,腿和脚呈浅灰色。幼鸟的羽毛上部带黄色调,下体的灰色被替换为米棕色。在中国,长脚秧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长脚秧鸡是一种中型秧鸡,体长27-30厘米,翼展42-53厘米。雄鸟平均重165克,雌鸟平均重145克。成年雄鸟的头部和上体为棕黑色,有灰色或米色条纹。翅膀覆羽呈独特的栗色,有白色条纹。脸、颈和胸为蓝灰色,腹部白色,两胁和尾下覆羽有栗色和白色条纹。喙呈肉色,虹膜淡棕色,腿和脚为浅灰色。雌鸟上体色调更暖,眼纹更窄、更暗。非繁殖季节,两性的上体颜色变深,下体颜色变淡。幼鸟上体带黄色调,下体的灰色变为米棕色。刚出生的雏鸟全身覆盖着黑色绒毛。

鸣叫特征:雄性长脚秧鸡的叫声是一串重复的、沙哑的‘krek-krek’声,通常从低处的栖息处发出,头部和颈部几乎垂直,嘴巴大张。这种叫声可以传到1.5公里之外,用于宣示领地、吸引雌鸟和挑战入侵者。叫声频率在夜间达到高峰,通常在午夜到凌晨3点之间。雌鸟也可能发出类似雄鸟的叫声,还有一种特有的吠叫声,节奏与主叫声相似但缺乏粗糙质感。

生活习性:长脚秧鸡栖息于多种生境,包括森林、草地、荒野、半荒漠和农田,偏好河岸、湖边的高草丛和灌丛。它们擅长隐藏,白天多躲藏在草丛或灌丛中,黄昏和夜晚出来活动。它们在地面奔跑迅速敏捷,遇险时能飞行,但飞行速度不快。它们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各种昆虫、蠕虫、草籽和谷粒为食。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5月至7月,实行一雄一雌制。巢建在河谷地带的湿草地上,也可能在湖边沼泽和森林中。每窝产卵6至14枚,通常为7至12枚,卵为椭圆形,淡赭色,带有红褐色斑点,由雌鸟孵化,孵化期为14至15天。

区别辨识:长脚秧鸡比其最近的亲戚非洲秧鸡体型更大,上体颜色更淡,翼上有栗色,下体条纹不同。在飞行时,它有较长、较不圆的翅膀,比非洲秧鸡有更浅的拍翅动作,展示出内翼的白色前缘。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中国,长脚秧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地理分布:繁殖区位于欧亚,从欧洲至西伯利亚中部和中国西北部。非繁殖区主要在非洲南部。在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有分布。

其他:长脚秧鸡的叫声独特,曾导致当地居民睡眠受扰,因此在民间获得了各种绰号和方言名称。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长脚秧鸡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