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灰雀鹰

Slaty-mantled Goshawk Accipiter luteoschistaceus

蓝灰雀鹰(英文名:Slaty-mantled Goshawk,学名:Accipiter luteoschistaceus),是鹰形目鹰科鹰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俾斯麦群岛,包括Umboi和新不列颠岛。具有暗灰色的上部羽毛和白色的下部羽毛,橙色的腿和面部皮肤,是低地雨林中的特有种。

外形特征:蓝灰雀鹰体型中等,翼展可达55至65厘米,雌鸟比雄鸟大,雄鸟的体重在205至222克之间。拥有短而圆的翅膀,短尾巴,大喙和长而窄的腿。下部羽毛颜色从白色到淡肉桂色或淡黄色不等,上部羽毛为板岩灰色(头部最深,肩部较浅)。雌鸟上部羽毛呈棕色,头部和颈背逐渐变黑,下部羽毛为淡黄色,胸部有更明显的棕色条纹。幼鸟上部羽毛为强烈黑色条纹的赤褐色,尾部亦然,下部羽毛除喉咙外有粗大的条纹,喉咙有细窄的中线。

鸣叫特征:蓝灰雀鹰的叫声描述有限,已知的叫声包括在新不列颠岛上的幼鸟发出的尖锐‘kee...kee...'声,以及在新爱尔兰岛描述的激动时发出的‘keek-keek'声,但后者可能并非来自该物种。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地和山丘的森林、森林边缘和部分清理过的区域,海拔从海平面至至少700米,但可能更高。在所有退化和人工环境中,其数量远少于灰鹰,但在开阔的森林和可可种植园中仍有发现。蓝灰雀鹰以15厘米长的蜥蜴为食,形态暗示它可能捕食爬行动物和昆虫。

生长繁殖:关于繁殖的信息稀缺,偶然的观察表明可能在新爱尔兰岛四月左右繁殖,但该物种在该岛的存在尚未得到证实。

区别辨识:与同域的相比,蓝灰雀鹰的面部皮肤和腿部为橙红色(而非黄色),中趾较短,缺乏赤褐色的领环(在短尾雀鹰中通常不明显)。与白颊鹰相比,蓝灰雀鹰体型较小,而灰头鹰可能不会出现在海拔750米以下的地方,因此与蓝灰雀鹰在海拔上可能部分分离。幼鸟的条纹比Bismarcks地区的其他鹰属幼鸟更重,而黑长尾鵟的体型要大得多。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俾斯麦群岛的Umboi(位于新不列颠岛西边)和新不列颠岛(东南部)。

其他:蓝灰雀鹰的全球种群估计在2500至9999只成熟个体之间,相当于总共3750至14,999(或约3500至15,000)只个体。主要威胁是低地和山丘森林的大规模砍伐,以及低地森林被清除用于油棕榈种植园。采矿业可能很快成为重大威胁,特别是在新不列颠岛。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蓝灰雀鹰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