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白背兀鹫

White-backed Vulture Gyps africanus

非洲白背兀鹫(英文名:White-backed Vulture,学名:Gyps africanus),是鹰形目鹰科兀鹫属的鸟类。是非洲大陆上最为常见的兀鹫种类。其特征为背部呈白色,与深色羽毛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成鸟颈部和头部的黑色裸露皮肤。广泛分布于非洲各地,从塞内加尔到埃塞俄比亚,再到南部非洲。

外形特征:体型庞大,体长可达94厘米,体重介于4150至7200克之间,平均重约5450克,翼展宽达218厘米。成鸟拥有显著的白色下背和翅膀下覆羽,与暗棕色羽毛和颈部、头部的黑色裸露皮肤形成强烈对比。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雌鸟,会变得更加苍白和平淡。与更大的、较浅色的相比,它有暗色的眼睛和颈部。幼鸟颜色更深,每根羽毛边缘都带有较浅的棕色条纹,围领羽毛长而细长。

鸣叫特征:通常保持沉默,但在尸骸处会发出尖叫和叽叽喳喳的声音,主导个体也会发出嘶嘶声;在筑巢时能听到刺耳的咯咯声。

生活习性:偏好开阔的稀树草原和平原,栖息于各种开阔的林地、稀树草原和草原地带,避开极端沙漠和密集森林。在许多地区定居,但在西非,随着7月至9月雨季的到来,会向北移动到植被较稀疏的地区,然后在旱季再次向南迁移。主要以大型尸体的腐肉和骨片为食,特别偏爱柔软的肌肉和内脏组织。群居,常在争抢食物时形成混乱场面,甚至将长长的裸颈伸入皮肤下或钻进胸腔。与其它秃鹫一起翱翔,利用它们和其他食肉动物的行为,包括人类,来定位食物源。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通常在旱季开始时,西非和东北非洲在10月至次年1月,东非全年均可繁殖,中非和南非则在4月至6月。在大树冠上建造平台状的巢,由树枝构成,内部铺有草和绿叶,偶尔在开放的树叉上筑巢,常见于水道附近;极少在电线杆上筑巢。巢通常以松散的群体形式出现,由2至13个巢组成,其中一些仅存在几年。每窝产1枚蛋(罕见情况下产2至3枚),孵化期56至58天;雏鸟覆盖着浅灰色绒毛;父母轮流孵卵、育雏和喂养后代;离巢时间在120至130天。

区别辨识:与相似的Cape Griffon相比,非洲白背兀鹫较小,颜色更深,眼睛呈深色,飞行时翅膀羽毛与其余翅膀下部的对比度较低。幼鸟总是颜色更深,每根轮廓羽毛都带有较浅的棕色条纹,围领羽毛长而细长。

保护现状:IUCN:CR(极度濒危)

地理分布:从西非的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向东延伸至苏丹、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再向南穿过东非至纳米比亚和南非北部。在2014年,全球估计数量约为270,000只。自2007年以来,由于严重减少和预计持续下降,其威胁状态不断升级,2015年成为极度濒危物种。

其他:近年来,非洲白背兀鹫的数量急剧下降,部分原因是栖息地丧失、农业牧业系统转变、野生动物数量锐减、贸易猎杀、毒杀和电力线碰撞。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非洲白背兀鹫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