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尾维达雀

Pin-tailed Whydah Vidua macroura

针尾维达雀(英文名:Pin-tailed Whydah,学名:Vidua macroura),是雀形目维达雀科维达雀属的鸟类。以其独特的长尾和鲜艳的红色喙著称。这种群居而温顺的鸟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开阔地带,包括农田、公园和花园。繁殖季节中,雄鸟拥有醒目的黑色背部和冠部,长长的黑色尾羽,翅膀呈深棕色并带有白色斑块,头部和下部羽毛均为白色,喙呈现鲜亮的红色。雌鸟和非繁殖期的雄鸟上身有条纹,下身偏白,侧翼带浅黄色,脸部具有黑褐色条纹,喙为红色。

外形特征:雄鸟繁殖期全长可达30-32厘米,其中大部分长度来自其细长的尾羽。雄鸟的额部和冠部为黑色,脸部和颈圈为白色,背部主要是黑色,臀部为白色并带有黑色条纹;两对中央尾羽异常延长,其余尾羽为黑色,最外三对尾羽(T4-T6)的内缘和尖端为白色;上翼为黑色,形成白色斑点的是覆羽。雌鸟头部和脸部条纹分明,黑色和肉色交织,从冠部到臀部为红褐色,带有黑色条纹,有隐蔽的白色侧腹斑块,眼上有一条红褐色到肉色的超眉线;尾部为棕色,T4-T6的内缘可见白色;上翼为棕色,形成淡色翼杠的是覆羽的尖端;下颏和喉部为肉色白,胸部淡黄色,两侧有暗色条纹,腹部到尾下覆羽为白色,下翼覆羽为灰色;虹膜为深棕色;喙在繁殖季为黑色,非繁殖季转为红色;腿为灰黑色。幼鸟整体呈鼠褐色,脸颊颜色较淡,眼上有一条模糊的淡色线,尾部鼠褐色,喉咙呈白色,胸至尾下覆羽为浅黄褐色。

鸣叫特征:叫声包括‘zhweet’、连续的‘chee-chee-chee-chee…’和哀婉的下滑音‘seeeeoooo’,以及各种吱吱声和嗡嗡声。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广阔区域,偏好草场、灌木丛和草原,也会进入公园和花园。食物主要包括小草籽和飞蚁,繁殖期雌鸟会吃寄主的蛋壳和内容物。采用‘双抓’技巧快速踢开表层土壤寻找种子,然后啄食露出的种子,每5秒啄食两次。有时会在地面发现头顶的草穗,飞起并降落于茎上,使其弯向地面,然后从头开始进食直到吃完,再让茎恢复原位。单独或成群觅食,非繁殖季节可能形成大群。

生长繁殖:在雨季繁殖,寄生于蜡嘴雀(Estrilda)等雀形目鸟类的巢中,由寄主抚养其幼鸟。寄生巢中通常有1-2枚针尾维达雀的蛋,最多可达5枚。雌鸟在寄主巢中产卵前会移除一枚寄主的蛋并食用。孵化期约为11天,幼鸟期为20天。寄生的幼鸟与寄主幼鸟一同成长,由寄主喂养。

区别辨识:与其他维达雀属物种相比,针尾维达雀的冠部和脸部条纹更明显,喙为红色,腿为黑色,尾羽比靛蓝鸟更长,且外侧尾羽内缘为白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毛里塔尼亚至苏丹和厄立特里亚,南部至南非南部。具体包括塞内加尔、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喀麦隆、乍得(恩内迪高原和南部乌阿代地区)、中非共和国、南苏丹、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刚果海湾(Bioko和São Tomé岛)、肯尼亚、索马里、坦桑尼亚、赞比亚、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北部和东部、南非等地。

其他:在过去的50-100年间,随着水坝和灌溉的增加,以及梅花雀等宿主新栖息地的开发,针尾维达雀的分布范围有所扩大。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针尾维达雀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