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胸锯齿啄花鸟

Crimson-breasted Flowerpecker Prionochilus percussus

绯胸锯齿啄花鸟(英文名:Crimson-breasted Flowerpecker,学名:Prionochilus percussus),是雀形目啄花鸟科锯齿啄花鸟属的鸟类。活跃于低地森林及其边缘地带。雄鸟上身明亮蓝灰色,下身柠檬黄,胸部具独特红斑,雌鸟上身为褐色,下身淡色。分布于远东地区的马来半岛、印尼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和婆罗洲。

外形特征:体长约10厘米,雄鸟体重7-10克,雌鸟6-10克。雄鸟具黑色额部,鲜红冠斑,白色颊纹,下接蓝黑色线;全身大致蓝灰色,上翼和尾羽同色,飞羽边缘浅蓝;喉部及腹部深黄色,胸中央有红色斑块,两胁暗灰,隐蔽的胸羽白色,翼下覆羽白色;虹膜红、棕或橙棕色;喙黑色,下颚基部淡蓝灰色;腿黑或蓝黑色。雌鸟上体橄榄绿,头顶淡橙,颊纹白色,喉部淡灰色,可能带黄色调,腹部灰橄榄色,中央黄色,尾下覆羽白色。幼鸟上体暗绿橄榄色,下体暗橄榄灰,腹部中央白色。

鸣叫特征:发出尖锐的嗡鸣叫声,常连续快速发出。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地森林、泥炭沼泽森林、冲积林、山脚森林、红树林和次生林,海拔高度从海平面至1065米,曾记录至1200米。未记录有迁徙行为。

生长繁殖:在马来半岛,卵管发育期在5月底,雏鸟出现在5月,幼鸟离巢在6月,幼鸟可见于4、5和8-10月;在苏门答腊,幼鸟在西北部(阿齐)8月底,北部和东南部(北苏门答腊和南邦)4月至6月;在婆罗洲,筑巢在4月(沙捞越),幼鸟依赖期在7月(中加里曼丹)。巢呈梨形袋状,入口圆形直径2.5厘米,无前厅,由红色植物绒毛构成,内部衬以细根,装饰有毛虫粪便、苔藓等,外部尺寸101×70毫米,内部50×50毫米,结构上端拉长固定于地面以上1.8米的下垂枝条上。一窝产一枚纯白色蛋,或带有紫色斑点的白色蛋帽。

区别辨识:与相似的婆罗洲啄花鸟相比,绯胸锯齿啄花鸟具有独特的苍白颊纹。雄鸟与雌鸟的色彩差异明显,可通过颜色和图案识别。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缅甸南部和泰国南部少见至常见;在马来西亚半岛常见,但在北部较少见;在苏门答腊和爪哇罕见;在婆罗洲普遍稀少,但在高海拔处较少见。出现在多个保护区,如泰国的Khao Pra Bang野生动物保护区和苏门答腊的Way Kambas国家公园。

地理分布:分布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巴图岛(位于苏门答腊中部西面)、爪哇岛和婆罗洲。

其他:饮食包括梅拉斯托马属浆果、无花果和尤金尼亚果实,以及花蜜、花粉和寄生植物果实。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绯胸锯齿啄花鸟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