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大苇莺

Clamorous Reed Warbler Acrocephalus stentoreus

噪大苇莺(英文名:Clamorous Reed Warbler,学名:Acrocephalus stentoreus),是雀形目苇莺科苇莺属的鸟类。分布区域广阔,从埃及向东延伸至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北部,直至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此鸟体型较大,长约19厘米,具有橄榄褐色的背部和白色的腹部。不同亚种的羽毛色调有所差异,北方亚种上体颜色最深,斯里兰卡亚种则最为暗沉。

外形特征:噪大苇莺体长18至20厘米,体重介于23至34克之间,拥有显著的眉纹,上体呈橄榄褐色,腰、尾及尾上覆羽带棕色调,下体色淡,近白色,两胁及尾下覆羽呈浅黄褐色。喙强健且尖锐,眼睛深色,上颚角质色,下颚粉红带角质尖,腿色从深灰至绿角质不等。雌雄相似,幼鸟比成鸟色彩更鲜明,部分亚种存在独特的深色型态。

鸣叫特征:其鸣声非常响亮,结合了刺耳的摩擦音和清脆的音符,典型重复的旋律为“karra-karra-kareet-kareet-kareet”或“prit-prit-pritik”,比大苇莺的鸣声更高亢、更尖细,经常模仿其他鸟类的声音。叫声包括响亮的“chack”和低沉的“churr”。

生活习性:栖息于各种湿地环境,包括淡水沼泽、湖岸、红树林,甚至农田。在迁徙期间也会出现在干燥地区,如金合欢灌木丛、柽柳林、甘蔗田和其他农地。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蜻蜓、蜉蝣、石蛾、蚱蜢、螳螂、半翅目昆虫、鳞翅目成虫和幼虫、毛翅目、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等,偶尔食用软体动物、幼蛙和水生植物种子。通常在芦苇或灌木低处觅食,有时在水面或漂浮植被上捕食,亦会在靠近水源的地面跳跃寻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如埃及为3月至6月,以色列为4月至7月底,塔吉克斯坦为5月中旬至8月,印度次大陆为3月至8月。单配偶制,部分多配偶制。巢由雌鸟主要建造,位于水面上方10至200厘米的芦苇或其他水生植被中,呈深而坚固的圆柱形杯状,外部直径9.3至13.2厘米,高度8.4至23厘米,内部直径4.8至6.6厘米,杯深5至7厘米。每窝产卵3至6枚,仅雌鸟孵化,孵化期13至15天,雏鸟由双亲共同照料和喂食,离巢期11至13天。

区别辨识:大苇莺相比,噪大苇莺的腰、尾及尾上覆羽较多棕色,下体色淡,体型较大,嘴较细尖而强悍,喉部无深色纵纹,尾较大且尾端无浅色。与东方大苇莺的区别在于体型更大,嘴更细尖,喉部无条纹,尾更大。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亚洲,包括中央亚洲、南亚、东南亚以及中东部分地区。中央亚洲种群更倾向于迁徙,北方繁殖种群冬季迁至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和中东种群主要为留鸟,零星分布于中东,延伸至东北非洲。

其他:不同亚种在羽毛色调上有细微差异,某些亚种展现出独特的暗色形态。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噪大苇莺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