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嘴百灵(英文名:Tibetan Lark,学名:Melanocorypha maxima),是雀形目百灵科百灵属的大型鸣禽。以其尖锐、略向下弯的长喙和庞大的身躯著称,体长可达21-22厘米。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青藏高原,从印度西北部至中国中部,包括青海东北部、甘肃和四川西北部等地。偏好较为湿润的草甸草原环境,常见于湖泊周边。
外形特征:长嘴百灵拥有独特的外观,上体淡棕色,下体偏白色,具有明显的淡色眉纹、棕色耳斑和肩部附近的黑色斑点。雄雌羽毛相似,但雌鸟体型较小。幼鸟上体边缘带有淡黄色或白色,下体胸侧有不明显的暗色斑点。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刀片状的喙,比同类物种更为纤长且稍向下弯曲。
鸣叫特征:鸣唱丰富多样,节奏缓慢,包含模仿其他鸟类的声音和特有的摩擦音符,有时连续鸣唱时间较长,或分为较短的乐章。叫声低沉而带摩擦感。
生活习性:栖息于海拔4000至4600米的高寒地带,偏好靠近水源的湿地和草甸。飞行时,尾部和翅膀边缘的白色极为显眼。在地面觅食,以种子、嫩叶、浆果和昆虫为食。叫声细腻且不连贯,常夹杂模仿鹬类的叫声。受惊时会发出清脆的哨音。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4月至7月初。雄鸟会在低空或高空飞行中鸣唱求偶,筑巢由雌鸟承担,巢位于地面,呈浅杯状,用草搭建。每窝产卵2至3枚,偶尔4枚,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表面有褐色细斑。孵化期11至12天,双亲共同育雏,主要喂食昆虫幼虫。
区别辨识:与草原百灵和双斑百灵相比,长嘴百灵头部图案对比不那么强烈,但整体花纹更明显。飞行时,白色尾缘和背部翼缘尤为突出,而草原百灵仅在尾尖有少量白色,双斑百灵则在翅膀和尾巴上均无白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从印度西北部延伸至中国中部,包括青海东北部、甘肃和四川西北部。通常在海拔4000至4600米的高原湖泊周围活动。
其他:该物种在当地较为常见,但总体而言研究不足,缺乏具体种群数量估计。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长嘴百灵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