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鹃鵙(英文名:White-bellied Cuckooshrike,学名:Coracina papuensis),是雀形目鹃鵙科鸦鹃鵙属的鸟类。中型、身姿修长的鸟种,上部呈淡灰色,腹部白色,拥有独特的黑色面罩,延伸至眼睛周围,形成鲜明对比。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的多种生境中,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森林、红树林以及湿润山地林。
外形特征:雄鸟标本头部、背部及翅膀覆羽为浅灰色,臀部和尾羽上覆羽颜色较淡;从眉纹到眼后有一条黑色带状图案,前额有狭窄的黑色带;大翼覆羽边缘呈较浅的灰色;翼小羽和初级覆羽黑色,边缘白色;主翼羽黑色,边缘灰白色;次级飞羽外缘大部分为灰色;尾巴略呈凹形,黑色,尖端淡灰色,中间两根尾羽灰色;下颌白色;腹部和尾下覆羽淡灰色至白色;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雌鸟面罩较暗,更接近烟黑色。幼鸟面罩灰色而非黑色,背部和胸部有棕色和白色斑点。成年个体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羽毛色彩的色调上。
鸣叫特征:发出尖锐、两音节的嘶鸣声,类似“whee-eeyu”或“wee-yeer”的重复叫声,如同鹦鹉般的叫声,还有类似风铃般杂乱的长串音符,以及急躁的“kisseek”或“ker-serk”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多种植被类型,包括灌木丛、桉树(Eucalyptus)森林、河岸森林、雨林、滨海森林、森林边缘、次生林、红树林、椰子、柚木(Tectona)和南洋杉松树种植园、林地农田和郊区花园。主要生活在低海拔地区,高度不超过800米,但在新几内亚记录高达1650米。通常为留鸟或定居者,但在澳大利亚的干旱冬季季节会局部迁徙,偶尔出现在托雷斯海峡的岛屿上。
生长繁殖:筑巢由双方共同完成,使用细枝、树皮、草、叶子和藤蔓末端构成的小而浅的杯状巢,用蜘蛛网固定,并装饰有苔藓,置于离地面7至10米高的树枝水平叉处。产卵数量为1至3枚,双方共同孵卵和照顾雏鸟,孵化期21至22天,雏鸟离巢期约22天,筑巢成功率52.9%。
区别辨识:与同类物种相比,白腹鹃鵙具有浅灰色的羽毛、白色的喉部、胸部和腹部,以及小型的黑色面罩;与非常年轻的黑脸鹃鵙的区别在于体型较小,喉咙和胸部为单一的灰色,耳羽上无黑色。雌鸟的面罩较暗,幼鸟的面罩为灰色,背部和胸部有棕色和白色斑点。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的摩鹿加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和所罗门群岛广泛分布,特别是在澳大利亚的热带北部和东部,包括西澳大利亚州北部、北领地、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和南澳大利亚州东南部。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常见,而在印度尼西亚的北部摩鹿加群岛较为常见,偶尔在东华莱士地区发现。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腹鹃鵙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