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鹃鵙

Black-faced Cuckooshrike Coracina novaehollandiae

黑脸鹃鵙(英文名:Black-faced Cuckooshrike,学名:Coracina novaehollandiae),是雀形目鹃鵙科鸦鹃鵙属的鸟类。又名黑面鵙,常见的杂食性雀形目鸟类,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和南新几内亚。在各种林地生境中都能见到,甚至在城市环境中也不少见,如悉尼和珀斯的电线杆上常能见到它们的身影。黑脸鹃鵙在澳大利亚受《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法案》(1974年)的保护。

外形特征:成年黑脸鹃鵙体长32至34厘米,重89至148克。头部、背部和翅膀覆羽呈淡鸽灰色,从额部到眼睛、头部侧面、颈部和喉部为绿色黑色,翼缘和主翼覆羽黑色,边缘带浅灰色,飞羽黑色,边缘和尖端白色,尾羽黑色,羽毛尖端白色,中央两根羽毛灰色。下体呈淡灰色,尾下覆羽和翅膀下覆羽白色,虹膜、喙和腿黑色。雌雄相似。幼鸟前额黑色混杂灰色,眼周、耳羽黑色,喉部和脸颊白色,喉部有箭头状黑条纹,头部和上胸有细弯月形灰色条纹。成鸟黑色头部限于面具部分,下巴和喉部白色,眼睛暗棕色。

鸣叫特征:发出欢快重复的“shri-lunk”声,通常在飞行中,也有哀怨的“plee-urk”声和响亮、悦耳的滚动、咕噜或颤音,以及刺耳的“kreer”和“skair”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开阔森林、森林边缘、林间空地、次生林、稀树草原、桉树林(Eucalyptus)、公园和花园,以及有树木的农田、海岸林、红树林、松木(Casuarina)丛和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低地,包括小岛,最远可达海拔1830米的新几内亚。迁徙时会在澳大利亚聚集大量群体,可能以广阔阵线穿越珊瑚海到达新几内亚。

生长繁殖:在北澳大利亚繁殖期为5月至2月,南澳大利亚为8月至1月,塔斯马尼亚为8月和10月至12月,干旱地区雨季后繁殖。巢由双亲共建,通常离地面8至20米,有时低至2米,位于树枝水平分叉处。每窝产卵2至3枚,双亲轮流孵卵,孵化期未记录。双亲共同照顾雏鸟,雏鸟在22至26天后离巢。孵化成功率54.4%至70%,离巢成功率为30.1%。

区别辨识:与其他白腹鹃鵙的区别在于面部黑色面积更广,成鸟有黑色面具,而幼鸟面具较小。与暗色型白腹鹃鵙相比,黑脸鹃鵙的面部黑色更加显著。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澳新界:澳大利亚全境及塔斯马尼亚州。

其他:在澳大利亚,尽管森林被采伐,但似乎并未对其造成不利影响,因为它们出现在各种年龄级别的森林中。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黑脸鹃鵙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