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胸针尾雀(英文名:Rufous-breasted Spinetail,学名:Synallaxis erythrothorax),是雀形目灶鸟科针尾雀属的小型鸟类,主要分布于中美洲的墨西哥至洪都拉斯一带,其生境多样,包括灌木丛、次生林及沼泽地带。成鸟具有一抹亮丽的锈红色胸部,与明亮的锈红色翅膀相映成趣,黑色喉部带有白色斑点,形成鲜明对比。
外形特征:棕胸针尾雀体型小巧,尾羽长而尖锐。成年鸟的上体呈赤褐色,头部、背部、臀部及尾上覆羽色泽略淡,翅膀为亮锈色,翼端及三级飞羽渐变为棕色。胸部和两侧深红肉桂色,腹部灰白,下腹及尾下覆羽呈淡棕色。幼鸟上胸、两胁及尾下覆羽呈淡棕色,腹部和下胸为灰白色,带有棕色斑点。喙黑色,腿脚为亮灰色至绿灰色。
鸣叫特征:发出鼻音般的‘weet!-weet!-weet!-Wur'r'r'r'r'r’的歌曲,还有高音上升的‘wrutuwit-wít-truw’及鼻音浓重、强调的‘whit'chew’叫声,报警时则会发出叽叽喳喳或颤音。
生活习性:全年居住在其分布范围内,偏好密集植被的边缘,如低地常绿森林边缘、次生林、灌木丛生的空地及沼泽地带。以独行或成对的方式觅食,主要捕食节肢动物,偶尔食用小浆果。活动范围从海平面到海拔1250米。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大约在3月末至9月,筑巢由一对配偶共同完成,巢为刺状枝条搭建的穹顶形状,入口处有隧道和平台,巢外覆盖树皮碎片和多种叶茎。巢内铺有草和细枝,一窝通常产3枚蛋,有时可达4枚。孵化期为17至18天,雏鸟约在孵化后15天离巢。双亲共同孵卵和喂养雏鸟。
区别辨识:与同属的蓝灰针尾雀(学名:)在洪都拉斯东北部共存,后者整体呈暗褐石板色,头顶和颈背亮锈色,与棕胸针尾雀的全灰头顶、锈色胸部、浅色腹部和黑白相间的喉部形成鲜明对比。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美洲,主要在墨西哥的维拉克鲁斯、奥哈卡北部、尤卡坦半岛南至洪都拉斯西北部的加勒比海岸,以及从墨西哥的恰帕斯州南部经危地马拉至萨尔瓦多的太平洋沿岸。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棕胸针尾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