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背仙翡翠

Brown-headed Paradise Kingfisher Tanysiptera danae

褐背仙翡翠(英文名:Brown-headed Paradise Kingfisher,学名:Tanysiptera danae),是佛法僧目翠鸟科仙翡翠属的鸟类。分布于新几内亚东南部的低地森林。拥有醒目的棕色头部和背部,橙色腹部和臀部,深蓝色肩部和长长的尾羽,尾羽尖端带有细小白边。其自然栖息地为温带和热带湿润的低地森林。

外形特征:成年褐背仙翡翠长约28至30厘米,包括尾羽流苏,体重37至50克。雄鸟具赤褐色冠羽和背部,明亮的粉红色臀部,蓝色翼覆羽;粉红色的下巴和喉咙,深粉红色的胸部和腹部,较淡的侧翼和下尾覆羽;紫蓝色上尾,中央羽毛比其余羽毛长9厘米,基部有白色尖端和狭窄的内缘;红色喙;暗棕色虹膜;粉红至橙红色的腿和脚。雌鸟的下巴和喉咙为淡褐色。幼鸟的冠羽更偏棕色,橄榄棕色上部,鳞片状下部,橙色喙基部为棕色。

鸣叫特征:鸣唱为上升后下降或仅下降并加速的一系列音符,以颤音结束:“weeep weep wewewewweewe……..”。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地和山脚森林,常在树冠中层安静停留,偶尔摇动尾巴,受惊时会大幅度扇动。以昆虫为主食,包括甲虫和毛虫。相比,它在森林中的觅食高度相对较高。

生长繁殖:关于繁殖的信息极少,但最频繁的鸣叫发生在5月至10月间,曾记录到9月份正在挖掘巢穴的个体。

区别辨识:白尾仙翡翠相似,但褐背仙翡翠的头部为棕色而非黑色和蓝色,且缺乏背部的白色条纹。

保护现状:IUCN:LC(普通仙翡翠全球威胁)。分布零散,在某些区域稀少但在其他区域常见。在Varirata国家公园定期被记录。没有人口数量数据,也没有已知的威胁信息。需要收集有关其状态和生物学的所有方面的数据。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东南部,从Waria河和Aroa河向东至米尔恩湾(Milne Bay)西北岸。在较高的海拔处比普通天堂翠鸟更为常见,但在Popondetta周围,两者均在150米海拔处出现。

其他:普通仙翡翠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褐背仙翡翠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