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金鹃(英文名:Asian Emerald Cuckoo,学名:Chrysococcyx maculatus),是鹃形目杜鹃科金鹃属的鸟类。俗名: 翠鹃、金翠鹃。雄鸟拥有引人注目的翠绿色外观,而雌鸟则呈现棕色和铜绿色,腹部带有独特的横纹。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南部和亚洲东南部,繁殖季节活动于山区低处茂密的常绿林中。
外形特征:成年雄性翠金鹃上体及上胸部呈光泽暗绿色,下胸部白色,腹部则有绿色条纹,翼下可见白色带状斑纹;眼周橙色,喙橙黄带黑色尖端,脚绿色。雌鸟上体青铜绿色,冠羽及颈背浅红褐色,尾部黑褐相间,翼下白色略带红褐色,喉部及胁部微红,喙黄色带黑色尖端,脚棕色绿。幼鸟变化较大,头部可能为红褐色或绿白条纹,背部及翼覆羽红褐色与青铜绿相间,尾部棕红相间;喉部及胸部红褐色带青铜条纹,腹部白色带棕色条纹,翼下白色带状斑纹明显;喙上部黑色,下部肉色,脚灰色。
鸣叫特征:飞行时发出“chweek”的叫声,亦有各种清脆的哨音。
生活习性:栖息于密集的常绿森林及阔叶次生林,冬季可能出现在果园和花园。海拔分布自低地至2500米,在繁殖季节活动于树冠层,主要以昆虫为食,如蚂蚁、毛虫和臭虫,常在空中捕食。部分个体在印度为留鸟或局部迁徙,夏季访问尼泊尔(4月至8月),在泰国部分为留鸟,但也有记录显示其作为冬候鸟。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4月至7月,是一种巢寄生者,已知寄主包括黄腰太阳鸟和长嘴捕蛛鸟;在中国南方,白喉扇尾鹟也是其寄主之一。卵白色,带有淡棕色或红棕色斑点,尺寸约17毫米×12毫米。
区别辨识:翠金鹃通过其独特的翠绿色(雄鸟)或铜绿色(雌鸟)羽毛,以及腹部的横纹,易于与其他金鹃属鸟类区分。飞行时可见的白色翼下带状斑纹是另一个辨识要点。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尼泊尔及范围内的西北部地区较为罕见,缅甸同样稀少,泰国为不常见。总体状况了解有限,但在整个分布范围内,无论繁殖还是越冬,均为少见或不常见的物种。
地理分布:繁殖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南部和东南亚;非繁殖区延伸至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和马来半岛。
其他:该物种已被中国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保护对象。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翠金鹃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