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嘴捕蛛鸟(英文名:Little Spiderhunter,学名:Arachnothera longirostra),是雀形目太阳鸟科捕蛛鸟属的鸟类。拥有橄榄绿色背部和柠檬黄色腹部,脸部有淡灰色和白色的模糊图案。活跃于次生森林较低层、森林边缘、种植园和花园中。尽管其名含有捕蛛之意,但也食用昆虫和花蜜。
外形特征:体长13.3至16厘米,体重雄鸟10.3至16.1克,雌鸟8.8至13.7克(buettikoferi亚种),雄鸟12.5至15.8克,雌鸟9.3至14克(cinereicollis亚种)。雄鸟标本种具长而略向下弯曲的喙,上体橄榄色,头顶羽毛深色中心,头部两侧灰色,眼纹白色,有短黑须纹;翼上覆羽橄榄色,飞羽暗棕色带橄榄边,尾部暗棕色,边缘橄榄色,尖端稍白;喉咙和胸部灰白色,胸部微黄,其余下体亮黄色,通常尾下覆羽更白,胸毛橙色;虹膜棕至深棕色;喙角褐色,下颌基部更灰,或上喙黑色,下喙浅灰;腿黑色、深灰或蓝灰色。雌鸟相似但体型较小,喉咙更白,下喙基部更淡,无胸毛。幼鸟似雌鸟但更棕色,翼羽橄榄色边缘明亮,喙和脚更淡。sordida亚种类似标本种,但眼纹淡灰白色,喙更短;pallida亚种喙比标本种短很多,上体橄榄绿更淡更灰,喉咙非常白,下体非常淡黄;cinereicollis亚种喙非常长,头部、颈部和喉咙有蓝灰色调,嘴角黑色,上翼和尾绿棕色,胸至腹黄色,尾下覆羽白色;zarhina亚种喙比前一亚种更长,但翅膀更短,背部颜色更暗淡;niasensis亚种喙和翅膀也更长,下体非常淡黄;rothschildi亚种下体黄色(如cinereicollis亚种),但喙和翅膀往往更短;atita亚种与前一亚种区别在于喙更长,下体黄色更深、更亮、更金;buettikoferi亚种比标本种更棕色,少橄榄色,胸毛更淡;prillwitzi亚种下体比标本种更亮黄,胸毛更橙色。
鸣叫特征:发出一系列鼻音浓重的鸣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多种类型的森林下层,包括红树林、再生次生林、受干扰和重度砍伐的森林、森林边缘、婆罗洲的kerangas、沿海植被、次生生长、种植园、花园和农田,尤其偏爱芭蕉(Musa)和姜科植物(Zingiberaceae)附近。一般分布于海拔600米以下;在印度南部可达1500米,尼泊尔75至305米,中国2100米,马来西亚半岛1680米,苏门答腊、爪哇和巴厘岛2000至2200米;在婆罗洲从海平面到1500米。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印度东北部为3月至9月,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在印度南部从12月至8月。巢通常位于海拔400至1000米的茂密常绿阔叶林中,由叶脉构成,固定于大型叶片下方。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微沾粉红色,带有红褐色斑点,斑点在钝端较密集,常常围绕钝端形成一个环带,也有的卵为白色而带有紫黑色斑点。卵大小约为17.0-19.1毫米×12.5-13.9毫米。
区别辨识:长嘴捕蛛鸟与同属其他物种的区别在于其特别长而略弯的喙,以及独特的橄榄绿色和柠檬黄色羽毛组合。不同亚种之间在喙长、颜色深浅、下体颜色上有细微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东洋界,包括孟加拉国、不丹、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泰国和越南。在中国,分布于东方山脉(如兰辛吉、维萨卡帕特南和奥里萨邦部分地区)和西方山脉,以及东北印度,延伸至东南亚。在新加坡等地已局部灭绝。
其他:长嘴捕蛛鸟是良好的传粉者,尤其对野生香蕉和姜科植物家族的多个物种有益。它们在一些地方已经因森林碎片化而消失。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长嘴捕蛛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