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鸥(英文名:Relict Gull,学名:Ichthyaetus relictus),是鸻形目鸥科渔鸥属的鸟类。中等体型的鸥类,曾一度被认为地中海鸥的东方亚种,后确认为独立物种。繁殖于亚洲中部和北部的盐湖,分布于蒙古、哈萨克斯坦、中国中北部和俄罗斯东南部。越冬于海岸线、朝鲜半岛、渤海湾、黄海和中国东部海域。成鸟非繁殖羽具暗色耳羽及冠后纹,翼尖具独特标记,喙腿橙红色。
外形特征:遗鸥体长44至45厘米,拥有厚实的身躯。繁殖期成鸟头部黑色,包括颈部,前额灰棕色,眼睑宽阔,呈白色半月形。翼尖具独特的白色点状标记,翼下覆羽浅灰色,翼尖黑色,具白色次端斑。喙及腿橙红色。非繁殖期成鸟头顶及颈背具暗色纵纹。幼鸟背部鳞状花纹,翼上覆羽具深褐色斑点,尾部有黑色横带,喙暗褐色,腿暗灰色。
鸣叫特征:鸣声与红嘴鸥相似,繁殖期发出短促的三音节叫声“kaw kaw kaw”,还有较粗哑的音调。
生活习性:栖息于开阔平原和荒漠地区的咸水或淡水湖泊。繁殖期在湖心岛营巢,巢由枯水草构成,常与燕鸥、噪鸥、巨鸥的巢混在一起。主要食物为水生昆虫、水生无脊椎动物等。非繁殖期结群生活于其他湖泊。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5月至7月初,5月初开始营巢。巢群密集,巢距最小可达7厘米。每窝产卵2-3枚,孵化期24-26天。雏鸟早成性,出生后即可行走,体重约50克,全身被浅灰色绒羽,嘴、脚黑色,趾间有蹼。
区别辨识:与红嘴鸥、棕头鸥区别在于:遗鸥眼睑更宽,翼尖具数个白点,非繁殖期头顶及颈背具暗色纵纹,而红嘴鸥与棕头鸥不具备这些特征。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CITES I;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地理分布:繁殖于哈萨克斯坦东北部、蒙古、中国中北部(Inner Mongolia和Shaanxi)和俄罗斯东南部的湖泊。越冬于中国东部沿海、朝鲜半岛、渤海湾和黄海。
其他:1971年,哈萨克斯坦的繁殖种群发现后,遗鸥的独立物种地位得到科学界认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遗鸥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