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尾水鸲

Plumbeous Water Redstart Phoenicurus fuliginosus

红尾水鸲(英文名:Plumbeous Water Redstart,学名:Phoenicurus fuliginosus),是雀形目鹟科红尾鸲属的鸟类。又名: 蓝石青儿、铅色水翁、铅色水鸫、铅色翁、溪红尾鸲、溪鸲燕,体长12-13厘米。雄鸟灰蓝色,尾羽鲜红,雌鸟上体灰褐,下体灰色,饰以白色细斑。广泛分布于南亚、东南亚与中国,偏好栖息于清澈岩石溪流与河流边缘。

外形特征:雄鸟整体呈暗灰蓝色,具醒目的红色尾羽;雌鸟上体为灰褐色,腹部灰色,带有不规则的白色细斑。幼鸟类似雌鸟但色调更偏棕色,背部点缀着淡黄色斑点。成鸟体重约13-23克,长度12-13厘米,喙黑色,跗蹠呈粉红色。

鸣叫特征:鸣声为尖锐上升的‘ziet, ziet’,以及在领域展示时发出的威胁性‘kree’声。歌唱时发出持续而短促的金属碰撞声‘streee-treee-tree-treeeh’,无论是栖息在岩石上还是飞行中都能听到。

生活习性:栖息于清澈岩石溪流与河流边缘,活动于山地溪流与河谷沿岸,尤其偏好多石的林间或林缘地带。冬季时,它们会降至低地,常见于香港水库上游的岩石溪流和混凝土渠道。以昆虫为主食,包括鞘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幼虫,偶尔食用植物果实和种子。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3月至7月之间,巢筑于河谷与溪流岸边的岩石缝隙或树洞中,呈杯状或碗状,主要由雌鸟构建。每窝产卵3-6枚,多为4-5枚,卵白色或黄白色,带有褐色或淡赭色斑点。

区别辨识:雄鸟的鲜明红色尾羽和灰蓝色体色是其显著特征。雌鸟与幼鸟相比,色调较为暗淡,腹部有密集的灰色条纹。与其他水鸲属物种相比,红尾水鸲的尾羽颜色更加鲜艳。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东洋界,从阿富汗东部至中国东部,包括台湾。在中国大陆,红尾水鸲广泛分布于山地、河谷和溪流附近。

其他:红尾水鸲的种群数量相对丰富,趋势稳定,未受到全球威胁。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红尾水鸲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红尾水鸲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