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喉鸫

Black-throated Thrush Turdus atrogularis

黑喉鸫(英文名:Black-throated Thrush,学名:Turdus atrogularis),是雀形目鸫科鸫属的鸟类。曾被认为是赤颈鸫的亚种,现已确认为独立物种。其雄鸟具有显著的黑色喉部和胸部,与赤颈鸫形成鲜明对比。分布于欧亚大陆的中西部至西伯利亚中北部和蒙古西北部。

外形特征:体长约24至27厘米,重54至110克。雄鸟面部、喉部及胸部漆黑,背部暗灰,尾羽黑色;下体白色,具宽而不明显的条纹;喙深色,下颚黄色;腿红棕色。雌鸟较暗淡,喉部和胸部有白色羽尖,两胁有细薄的黑纹。幼鸟呈棕灰,上体具淡褐色条纹和斑点,下体浅色,喉部和腹部更淡,面颊深色,胸部密集黑斑,两胁斑点较少。

鸣叫特征:鸣唱由一系列缓慢的、悠扬的乐句组成,包括‘chip-chip-chip…chi-chi-chi-chi…cherr-vóó, cherr-véé, chet-chet-chet…’等,含有丰富的低沉双音节音符。叫声包括尖锐的‘seet’,高频的‘qui-kwea’用于联系,以及警报时的喉咙发出的‘which-which-which’。

生活习性:繁殖于多种生境,包括纯针叶林、干燥稀树地带、落叶松丛、柳树灌丛、杨树林、白桦林、荆棘丛和沼泽地带,海拔高度可达2200米。冬季栖息于草地灌木坡地、森林边缘、柳树林、田野、花园、果园、牧场和耕作地,海拔范围从低地到4200米。迁徙时会穿过伊朗、阿富汗和蒙古。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5月至7月,一窝产卵4至7枚,蓝绿色蛋壳上有浅褐色斑点和雀斑。孵化期11至12天,雏鸟期11至13天。

区别辨识:赤颈鸫的区别在于,黑喉鸫雄鸟的喉部和胸部为黑色,而非红色。雌鸟与赤颈鸫雌鸟相比,喉部和尾羽两侧无橙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欧亚:俄罗斯中西部至西伯利亚中北部和蒙古西北部;非繁殖区:亚洲西南部和南部,包括中东、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部和缅甸北部。

其他:迁徙模式部分或完全迁徙,冬季分布受天气条件影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黑喉鸫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黑喉鸫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