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翅黄池鹭

Squacco Heron Ardeola ralloides

白翅黄池鹭(英文名:Squacco Heron,学名:Ardeola ralloides),是鹈形目鹭科池鹭属的鸟类。身长42-47厘米,翼展80-92厘米,体重230-370克。繁殖季节时,其羽毛色彩丰富,呈现独特的金黄色和肉桂色,非繁殖季节则转变为更暗淡的棕色条纹。这种鸟分布于亚欧大陆南部、非洲北部及印度洋的部分岛屿。

外形特征:白翅黄池鹭身长42-47厘米,翼展80-92厘米,体重介于230-370克之间,寿命可达11年。成鸟通常呈棕色或浅棕色,繁殖季节时,头部饰有长长的羽毛,翅膀主要为白色,嘴在繁殖季变为绿松石色,腿为橙色。繁殖羽显著,冠羽延伸呈矛状,圆尾,尾羽共12枚,跗蹠与中趾几乎等长,雌雄同色,体形呈纺锤形,体羽疏松,具有丝状蓑羽。

鸣叫特征:白翅黄池鹭通常较为安静,但在夜晚受扰时,会发出尖锐、粗糙的“卡尔”声,类似寒鸦的叫声。

生活习性:白翅黄池鹭偏好淡水湿地环境,包括河口三角洲、森林、沼泽地、水生植被区、池塘、沟渠、稻田和湖泊。它们在浅水区漫步,主要以青蛙、昆虫和鱼类为食。与苍鹭西牛背鹭共享巢地。

生长繁殖:白翅黄池鹭的繁殖期一般在五月,它们在树木、灌木丛或芦苇丛中筑巢,每窝产4-6枚浅蓝绿色的卵,孵化期为22-24天,由双亲共同承担。幼鸟在巢中停留约45天,属于晚成性。

区别辨识:白翅黄池鹭印度池鹭和马达加斯加池鹭在非繁殖季节有相似的外观,主要通过羽毛的颜色、条纹的轻重、喙的大小和翼尖的宽度来区分。繁殖季节时,与马达加斯加池鹭相比,白翅黄池鹭的羽毛更为土黄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在欧洲南部和中东地区繁殖,冬季迁徙至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在亚欧大陆、非洲北部及印度洋的部分岛屿广泛分布。

其他:白翅黄池鹭可能很快在巴西的费尔南多·德诺罗尼亚群岛开始繁殖。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白翅黄池鹭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白翅黄池鹭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