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红鹳(英文名:Chilean Flamingo,学名:Phoenicopterus chilensis),是红鹳目红鹳科火烈鸟属的鸟类。大型涉禽,高110-130厘米。其羽毛呈现淡粉色,比更大的红鹳更为柔和,但不及加勒比红鹳鲜艳。智利红鹳分布于南美洲,从厄瓜多尔南部到火地岛,东至巴西南部、乌拉圭和阿根廷中部。该物种在近几十年面临生存威胁。
外形特征:智利红鹳体重介于1720-2500克,体长105厘米,翼展127-153厘米。其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较大成槽状;颈长而曲;脚极长而裸出,向前的3趾间有蹼,后趾短小不着地;体羽白而带玫瑰色,飞羽黑,覆羽深红。雄雌外观相似,羽毛主要是白色,带有淡淡的粉红色调,边缘排列着明亮的深红色,黑色的初级和次级飞羽。虹膜淡黄色,鸟喙终端一半为黑色,其余部分白色,脚为红色。孵化的雏鸟有灰色的绒毛,鸟喙直、粉红色,腿粉红色,随成长颜色会变化。
鸣叫特征:发出类似鹅的鼻音三音节叫声,较为低沉,还有更长的单音节哼声,大型觅食群体通常保持连续的咕哝声。
生活习性:喜群居,成千上万只聚集,叫声震耳欲聋,场面壮观。性情温和,胆怯机警,游泳技术出色。以水中的藻类、原生动物、小蠕虫、昆虫幼虫等为主食,偶尔食用小的软体动物和甲壳类。进食时,头部翻转,用弯曲的喙左右扫动,过滤水中的食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从11月到次年3月,筑巢于泥堆上的截顶圆锥形巢穴,或在岩石岛屿的裸地上。一次产一枚蛋,孵化期27-31天,雏鸟灰色绒毛,70-80天后离巢。
区别辨识:与其它红鹳的区别在于灰腿和粉红色的关节(胫骨关节),以及鸟喙上更多的黑色部分。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美洲,从秘鲁中部至火地岛,东部至巴西南部、乌拉圭和阿根廷中部。在安第斯山脉繁殖,冬季沿太平洋海岸迁徙,或向较低纬度和海拔移动。
其他:在欧洲和北美的动物园中有少量放生的种群。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智利红鹳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智利红鹳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