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喉红臀鹎

Red-vented Bulbul Pycnonotus cafer

黑喉红臀鹎(英文名:Red-vented Bulbul,学名:Pycnonotus cafer),是雀形目鹎科鹎属的鸟类。俗名: 黑头公、红臀鹎,中等体型,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包括印度次大陆、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和不丹的部分地区。以其黑色的冠羽和白色的臀部为显著特征,腹部下侧为鲜红色,常在干燥的灌木丛、开阔森林和平原地带活动。

外形特征:黑喉红臀鹎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类,全长20-23厘米,雄鸟体重36-59克,雌鸟31-52克。体色深褐,头部、颈部和喉咙呈黑色,羽毛边缘略带灰色,形成鳞状外观。背部烟熏褐色至黑色,翅膀和尾巴暗褐色,尾端白色。臀部和尾上覆羽白色,下腹和尾下覆羽鲜红色。喙、眼和腿脚呈深棕色,爪子黑色。幼鸟与成鸟相似,但颜色较淡,下体更斑驳,尾端棕黄色,臀部灰白色。

鸣叫特征:鸣声包括类似'ginger beer'的典型叫声,以及一系列尖锐的单音节'pick'声,报警叫声能引起其他鸟类的警觉。

生活习性:栖息于干燥的灌木丛、开阔的森林、平原和耕作地,偏好次生林而非成熟森林。以水果、花蕾、花蜜和昆虫为食,偶尔捕食小蜥蜴。群居,常在果树上觅食。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6月至9月,有时在2月也有观察记录。巢建于2-3米高的灌木丛中,有时会在房屋内部或泥岸洞穴中筑巢。每次产卵2-3枚,孵化期约14天。父母双方共同育雏。

区别辨识:黄腹冠鹎的区别在于黑喉红臀鹎的颏、上喉、下喉均为黑色,而黄腹冠鹎的下喉至下体为灰白色,幼鸟还有黄色臀部。在中国,黑喉红臀鹎分布于西南地区。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缅甸。已被引入斐济、萨摩亚、汤加、夏威夷、阿联酋和新西兰,成为入侵物种。

其他:黑喉红臀鹎曾被用作笼养宠物,特别是在19世纪的印度。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黑喉红臀鹎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黑喉红臀鹎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