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鸟(英文名:Bohemian Waxwing,学名:Bombycilla garrulus),是雀形目太平鸟科太平鸟属的鸟类。又称: 大太平鸟、十二黄,以其独特的羽毛特征和游牧式的迁徙模式闻名。体长约19-23厘米,羽毛主要呈灰褐色,脸部带有明显的黑色面罩和红褐色下腹部,头部有簇状羽冠。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北部的针叶林中,冬季迁徙路径受果实丰度影响,有时会向南迁移至非典型越冬区。
外形特征:太平鸟体态圆胖,羽毛丝滑,具有白色和黄色翼斑,头顶簇状羽冠。全身及背部灰褐色,下腹羽色稍浅,颊部和尾下覆羽为红褐色。雌雄相似,但雌鸟黑色面罩较窄,红色翼尖较少,尾部黄色带较窄。幼鸟灰度更深,腹部具斑纹,缺少成鸟的红色翼尖和面部红褐色。
鸣叫特征:鸣声为高频率的颤音,结构类似雪松太平鸟,但声音粗糙且音调更低。
生活习性:栖息于开阔的针叶林,主要以含糖果实为食,夏季则大量摄取昆虫。迁徙模式随果实丰度而变,冬季集群于城市公园和果园,偏好浆果和苹果等水果。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6月至7月,营巢于成熟针叶树中,雌鸟单独孵化3-7枚淡蓝色带黑斑的蛋,孵化期13-14天。幼鸟由双亲喂养,初期以昆虫为主,之后转为水果。繁殖密度较低。
区别辨识:与雪松太平鸟相比,太平鸟体型更大,羽毛更灰,翅膀图案不同,腹部无黄色。尾端颜色和头部黑色过眼纹是辨识太平鸟的关键。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中国,太平鸟受非法贸易威胁,被列为国家林业局《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繁殖于欧亚大陆和北美北部的针叶林,冬季迁徙至欧洲、亚洲和北美南部,分布范围广泛。
其他:太平鸟依赖果实,能代谢发酵果实中的酒精,但有时会因此中毒。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太平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太平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