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雁

Magpie Goose Anseranas semipalmata

鹊雁(英文名:Magpie Goose,学名:Anseranas semipalmata),是雁形目鹊雁科鹊雁属的鸟类。是本科唯一的现存物种,以其独特的黑白色羽毛、黄色腿脚和部分蹼足而著称。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几内亚南部,曾广泛存在于澳大利亚南部,后因湿地排水和狩猎导致数量锐减。得益于保护措施,鹊雁在北部地区数量稳定,但在东南部恢复有限。

外形特征:鹊雁体长可达75-90厘米,体重介于1.8-3.2千克,雌鸟略小,体长70-80厘米,重1.4-2.8千克。头部顶部长有可变大小的肉瘤,雌鸟的相对较小。上尾覆羽及大部分上翼覆羽呈白色。幼鸟羽毛较灰,斑驳。雄鸟成年后体型较大,取食较大块根,而雌鸟和幼鸟偏好小型块根。

鸣叫特征:鹊雁发出响亮而共鸣的鸣叫声,雌鸟的声音比雄鸟更高亢。它们的叫声包括领地防御和宣传的‘Uplift Calls’,以及在警戒状态下的‘Alarm Call’,后者更为急促,在遇险时会变成尖锐的尖叫。家庭成员间会进行‘Concert Calls’二重奏,通常在威胁、配对、交配后、问候、成功守卫领地或飞行前发生。

生活习性:鹊雁栖息于热带河流的泛滥平原上的沼泽和草地,偏好半永久性盐水湿地,通常在距离海岸300公里范围内活动。它们不是真正的候鸟,但会根据食物和水源的可获得性大范围移动,雨季分散,旱季集中,如在卡卡杜国家公园。鹊雁以草叶、种子、块茎为主食,通过挖掘和过滤泥浆获取食物。

生长繁殖:鹊雁常为一雄配两雌的多配偶制,所有配偶共同孵卵和抚育后代。繁殖期始于雨季,北方为2月至4月,南方为8月至10月。形成大型但不同步繁殖群体,巢建于浮在水面上的大堆植被中。雌鸟产卵5-11枚,平均孵化期28天,雏鸟出生后不久即可离巢。雄鸟雏鸟成长速度更快,至离巢时体重可达2.2千克,比雌鸟重约30%。

区别辨识:鹊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头部的肉瘤和橙色腿脚,与其它雁类相比,其部分蹼足和黑白相间的羽毛也十分显眼。此外,鹊雁的叫声和行为模式也可用于与其他鸟类区分辨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鹊雁全球数量估计超过五百万只,尽管面临栖息地威胁、狩猎和气候变化,但总体数量稳定。在澳大利亚东南部,曾因栖息地丧失和过度狩猎数量大幅下降,目前通过保护和重新引入计划有所恢复。

地理分布:鹊雁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从西澳大利亚的布鲁姆向东至昆士兰的布里斯班,以及新几内亚南部。在维多利亚州南部有重新引入的种群。在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历史分布已显著减少。

其他:鹊雁在19世纪曾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但因湿地消失和狩猎而数量骤减。自20世纪30年代起,东、南各州禁止狩猎,鹊雁得以在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和南澳大利亚州部分地区回归。然而,由于水资源管理和干旱避难所的减少,鹊雁在东南澳大利亚的数量不太可能恢复到历史水平。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鹊雁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鹊雁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