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喉丝刺莺

Yellow-throated Scrubwren Neosericornis citreogularis

黄喉丝刺莺(英文名:Yellow-throated Scrubwren,学名:Neosericornis citreogularis),是雀形目细嘴莺科Neosericornis的鸟类。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以黄色喉咙和眼眉为显著特征,生活于湿润森林或雨林地带,主要以昆虫为食。

外形特征:成年黄喉丝刺莺体型约12.5至15厘米,雄鸟体重约18克,雌鸟约16克。拥有相对较长的尾巴和腿。雄鸟头部橄榄褐色,眼上方有由白转黄的狭窄超眉纹,下额和喉部为鲜明的黄色,上体棕色,臀部和尾部红褐色,翅膀边缘绿色泛黄,形成独特的翼斑。雌鸟相似但头部对比度较低,上胸可能带有暖棕色。幼鸟上体暗红棕色,缺乏成鸟的橄榄色,虹膜深棕或灰色。

鸣叫特征:发出响亮粗糙的叫声和生动的歌声,后者有时是对响声如汽车门关上的反应。

生活习性:栖息于沿海温带至山地亚热带雨林的阴暗下层,常沿溪流而居,与多种植物共生。单个或成对觅食,有时加入混合觅食群。主要在地面觅食,偶尔会跟随其他鸟类如刺尾鸫或两种琴鸟,捕食它们翻动的土壤中的食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从8月至次年3月,一季可能孵化一到两窝。巢为悬吊的梨形结构,由各种自然材料制成,内部铺垫柔软物质。通常建在离地1至12米处,有时位于水面上方。每窝产2至3枚蛋,孵化期17至24天,雏鸟期约3周。已知寄生现象,涉及几种寄生鸟。

区别辨识:与其他丝刺莺的区别在于黄色的喉咙和眼眉,以及黑色的面部图案(雄鸟)。与大型丝刺莺(Sericornis magnirostris)的区别在于觅食高度的不同。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从库克敦至汤斯维尔的北昆士兰,以及从赫维湾南至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的南部沿海地区。

其他:其巢穴常被金色尖耳蝠(Phoniscus papuensis)用作日间栖息地。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黄喉丝刺莺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黄喉丝刺莺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