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猛禽,以其鲜明的黑白色羽毛、鲜亮的黄橙色面部和腿部特征著称。广泛分布于开阔地带,如草地、牧场和沙漠中的零星树木。以机会主义生活方式闻名,常见于美国南部边境地区,尤其在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及佛罗里达州南部半岛的孤立群体。
外形特征:凤头巨隼体长50至65厘米,翼展可达120至132厘米,平均体重约1.348千克。头部、腹部、大腿、大部分翅膀和尾端呈深褐色,耳羽、喉咙和颈背为淡黄色,胸部、颈部、背部、上尾覆羽、肛周羽毛和尾基部有深棕色条纹的淡黄色。飞行时,外侧初级飞羽显露出大而醒目的淡黄色斑块。幼鸟与成鸟相似,但颜色较浅,胸部、颈部和背部有条纹,腿灰色,面部皮肤和蜡膜最初为白色,后变为粉紫色。
生活习性:凤头巨隼生活在草原、稀树草原、牧场和沙漠等开阔地带,经常被发现独自或成群地在地面寻找食物。主要以死动物的尸体为食,也会从其他猛禽那里抢夺食物,袭击鸟巢和爬行动物的巢穴,甚至捕食小型活体猎物,如昆虫、小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鱼类、螃蟹、软体动物、蛆虫和蠕虫。在火灾现场、牛群和农用机械附近寻找因惊扰而出现的猎物,甚至学会跟随火车或汽车寻找丢弃的食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南半球的春季和夏季,巢通常建在树顶或棕榈树上,有时在地上。一窝通常产两个蛋。
区别辨识:凤头巨隼以其独特的黑白相间羽毛和明亮的黄色面部和腿部易于识别。它与凤头巨隼的区别在于分布区域,前者分布于美国南部、墨西哥、中美洲北部、南美北部和古巴,后者则在南美洲东部和南部。
保护现状:IUCN:NE(未予评估)
地理分布:凤头巨隼分布从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岛到美国南部,包括墨西哥和中美洲。在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以及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州有特定的群体。在佛罗里达州中部的草原和圣约翰斯河沿岸的沼泽中存在一个遗存种群。
其他:凤头巨隼在某些地区被称为‘墨西哥鹰’,其历史记载最早可追溯至1831年,由约翰·詹姆斯·奥杜邦首次在美国描述。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巨隼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