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雪鸡

Tibetan Snowcock Tetraogallus tibetanus

藏雪鸡(英文名:Tibetan Snowcock,学名:Tetraogallus tibetanus),是鸡形目雉科雪鸡属的鸟类。又名: 淡腹雪鸡,亦被称为淡腹雪鸡或'贝母鸡',常见于西藏地区的高山雪线附近,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成年藏雪鸡体长50-56厘米,重约1500-1750克(雄鸟)和1170-1600克(雌鸟)。头部呈灰色,具白色眉纹和橙色眼后斑,背部棕色,带有黑白条纹,腹部雪白,有细黑条纹。雄鸟有短的脚刺,雌鸟较小,头颈图案较模糊,无脚刺。幼鸟似雌鸟,但上部有浅色条纹,下部几乎无黑纹,具不规则的苍白斑点。

鸣叫特征:藏雪鸡发出响亮、粗哑的叫声,可远距离传播,包括一系列穿透力强的哨音,以及类似'chuck-aa-chuck-aa-chuck-chuck-chee-da-da-da'的咕噜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海拔3700米以上的开阔山坡,夏季可达5800米,冬季降至2500-4000米。以草本植物为食,如星花、岩白菜、黄芪、银莲花和报春花。冬季会形成50只左右的群体,与蓝马鸡和蓝羊共食。

生长繁殖:藏雪鸡可能实行一夫一妻制,繁殖期从4月开始,持续至7月初,筑巢于岩石下或灌木丛中,巢内铺有少量草料。产卵数4-7枚,颜色从淡黄色到橄榄褐色不等,孵化期19-27天,由雌鸟承担。

区别辨识:与其他雪鸡相比,藏雪鸡具有显著的白色腹部和粗黑侧条纹,头部特征明显,有白色耳羽和暗色脸颊,雌雄差异在于体型和脚刺的存在。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CITES I级保护。在中国,藏雪鸡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地理分布: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高原,包括塔吉克斯坦的帕米尔高原,冬季可能下移到较低海拔。

其他:藏雪鸡的主要天敌包括猞猁、狐狸、雕和秃鹫,同时面临人类狩猎的威胁。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藏雪鸡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藏雪鸡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