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松鸡(英文名:Greater Prairie Chicken,学名:Tympanuchus cupido),是鸡形目雉科草原松鸡属的鸟类。又名: 奥氏角雉,是北美原生的大型鸟类,曾广泛分布于橡树林间的大草原。由于栖息地丧失,其数量锐减,现存小群落正接受保护以维持生存。物种内分为两个现生亚种和已灭绝的Heath Hen,后者原居于美国东北部。
外形特征:成年个体体型中等至大,类似鸡类,体态丰满,翅膀圆润,尾巴短而圆。雄鸟具有橙色眼上方的梳状羽毛和可竖起的深色头羽,颈部有一圆形裸露斑块,展示时可膨胀,颜色为橙色。雌鸟头羽较短,无黄色梳状羽毛和橙色颈部斑块。成年个体长度约43厘米,体重介于700至1200克之间,翼展可达69.5至72.5厘米。
鸣叫特征:雄鸟在求偶展示中会发出著名的轰鸣声,通过颈部膨胀的气囊发声。
生活习性:偏好未受干扰的草原环境,适应农业与草原混合地带。主要以种子和果实为食,夏季增加绿色植物和昆虫摄入,如蚱蜢、蟋蟀和甲虫。栖息于高草草原,可容忍农田与草原交错地带。
生长繁殖:春季雄鸟聚集于展示区,通过舞蹈吸引雌鸟。雌鸟在远离展示区的地方筑巢,每窝产卵5至17枚,孵化期23至24天。雏鸟由雌鸟独自抚养,约1至4周离巢,10至12周完全独立,1岁时达到性成熟。
区别辨识:比小草原松鸡略大且更暗,比尖尾松鸡体型更大,侧腹条纹更重。雄鸟的颈部气囊颜色为黄橙色,区别于小草原松鸡和尖尾松鸡。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北美,从加拿大中南部至美国德克萨斯州,主要栖息于高草和混生草原,偶尔出现在农田和灌木丛中。
其他:草原松鸡阿特沃特亚种(T. c. attwateri),又称奥氏角雉,是华盛顿公约附录一保护物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草原松鸡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草原松鸡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