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嘴斑犀鸟(英文名:Sulu Hornbill,学名:Anthracoceros montani),是犀鸟目犀鸟科斑犀鸟属的大型鸟类。仅存于菲律宾南部的苏禄群岛,尤其是Tawi-Tawi岛,而Jolo岛上可能已灭绝。全身黑色,仅尾部呈白色,拥有长而厚实的黑色喙,黑色盔状额突和眼周裸露的黑色皮肤,是全球最为稀有的鸟类之一。
外形特征:体长约50厘米,体型介于中到大型,通体黑色,尾羽白色。雄鸟具大的黑色喙和刀片状额突,眼周和喉部裸露皮肤黑色,眼色奶油色。雌鸟较小,喙和额突较小,眼色深棕色。幼鸟喙较小,绿色偏黄,无额突,眼周皮肤灰色。
鸣叫特征:发出快速的一系列鼻音般的咯咯声,结尾几个音节较响亮,类似于‘ca-ca-ca-ca-ca-CRAW-CIAW’,整体节奏类似家鸡。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地和山地的常绿二翅豆林,可能为留鸟。以果实为主食,也吃小型蜥蜴和昆虫,常见于森林中的结果树或农田间孤立的树木。
生长繁殖:繁殖信息极少,仅知在Tawi-Tawi岛上的繁殖季节为9月,巢筑于高大树木上,报道的卵数为2枚,雏鸟在5月至6月离巢。
区别辨识:在其分布范围内是唯一的犀鸟种类,黑白分明的体色和独特的喙型使其极易辨认。
保护现状:IUCN:CR(极危)。CITES II级。全球最濒危的犀鸟物种之一,目前估计仅剩不足20对在Tawi-Tawi主山脉存活。
地理分布:仅限于菲律宾的苏禄群岛,确切存在于Tawi-Tawi岛,Jolo岛上的记录自1883年后未再出现,可能已灭绝。
其他:由于栖息地丧失和人类活动威胁,黑嘴斑犀鸟面临灭绝危机,急需开展调查和研究,包括圈养研究,以防止其即将灭绝。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黑嘴斑犀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黑嘴斑犀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