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嘴翡翠(英文名:Yellow-billed Kingfisher,学名:Syma torotoro),是佛法僧目翠鸟科黄嘴翡翠属的鸟类。中型翠鸟科鸟类,广泛分布在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东北部的低地。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橙色头部、亮黄色的喙,以及在新几内亚雨林中的活跃身影。
外形特征:黄嘴翡翠体长约20厘米,雄鸟体重32-50克,雌鸟30-52克。雄鸟头部和颈部呈鲜红色,眼周和眼圈黑色,颈侧黑色,肩部深绿色。背部蓝绿色,尾部蓝紫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但冠部有黑色斑块,下体颜色较淡。幼鸟似雌鸟,但冠羽有红边,眼周黑色面积大,嘴灰黑色。喙粗长,基部宽,尖端直,两侧无鼻沟;翼圆,初级飞羽基部有白色斑;尾圆形。
鸣叫特征:鸣叫为响亮、连续的哨音颤鸣,类似邮差的哨声,主要在繁殖季节发出。
生活习性:黄嘴翡翠栖息于雨林、季风林及森林边缘地带,常见于海拔500米以下。独居或成对活动,以昆虫、蚯蚓、小蛇和蜥蜴为食,常在树叶或泥土中寻找猎物。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为11月至1月,在新几内亚可能为8月至3月。巢穴通常是在树蚁丘中挖掘,由两性共同完成,深度可达12厘米,宽度约9.5厘米。每窝产卵3-4枚,无壳纹的白色卵,由双亲轮流孵化。
区别辨识:与其他翠鸟相比,黄嘴翡翠的黄色喙和橙色头部是明显区别。雌雄差异在于雌鸟的冠部有黑色斑块。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黄嘴翡翠分布广泛,数量稳定,无严重威胁。
地理分布:分布于新几内亚及其周边岛屿,向南延伸至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包括昆士兰州北部和卡奔塔利亚半岛。
其他:黄嘴翡翠能够在一定程度的人类改造环境中生存,如成熟的人工林和森林边缘地带。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黄嘴翡翠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黄嘴翡翠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