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嘴凤冠雉(英文名:Blue-billed Curassow,学名:Crax alberti),是鸡形目凤冠雉科凤冠雉属的鸟类。大型鸟类,为哥伦比亚特有种。其最显著特征为蓝色的肉垂和肉冠,雄鸟拥有白色腹部和尾尖,雌鸟则有栗色下腹,翼和尾部有白色条纹。主要栖息于哥伦比亚北部低地雨林,现今生存于残存森林碎片中。
外形特征:体长82.5至92.5厘米,体重介于3.2到3.6公斤。雄鸟黑色为主,具白色腹区和尾端,有耸立的绒毛状顶冠,雌鸟则有更多白色横斑,尤其在胸部和腹部。年轻个体的喙部蓝色较浅。雌鸟罕见的带状形态拥有更多的白色顶冠,以及黑白相间的胸腹横斑。
鸣叫特征:雄鸟的鸣唱为一系列深沉音符,重复的‘hmm...hmh...hmm...hmm...hmh’,其中第二和第五个音节最低且最短,第一个和第三个音节则更加强调,随后短暂停顿。受惊时,两性会发出柔和高音的哨声‘peh-weeeéoh’或‘pehoo’。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地和山脚的未受干扰热带雨林,海拔高度通常低于600米,偶尔可达1200米。主要地面觅食,食物包括坚硬果壳的豆科果实、蠕虫和昆虫,消化辅助依赖吞食沙粒和小石子。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自12月中旬至翌年3月初,巢筑于藤蔓密集处,由枯枝落叶构成,位于灌木层至次冠层之间,巢距地面1.9至4米。每次产2枚白色卵,据称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关于孵化和育雏的细节尚不清楚。
区别辨识:与其他凤冠雉区别在于蓝色的肉垂和肉冠,雄鸟具有独特的白色腹部和尾端,而雌鸟的带状形态则在凤冠雉中独树一帜。
保护现状:IUCN:CR(极危)
地理分布:仅分布于南美洲哥伦比亚北部,目前仅限于La Guajira至Magdalena南至Antioquia和Boyacá的几片残存森林,包括圣玛尔塔山脉北坡的El Paujil鸟保护区和Tayrona国家公园。
其他: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但由于森林砍伐和狩猎压力,数量急剧下降,目前总估计数量仅为150至700只。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蓝嘴凤冠雉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蓝嘴凤冠雉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