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劳夜鹰(英文名:Palau Nightjar,学名:Caprimulgus phalaena)是夜鹰目夜鹰科夜鹰属的小型灰褐色夜行性鸟类。特有于帕劳群岛,曾被视为丛林夜鹰的亚种。
外形特征:体长21至23厘米,具有灰褐色外观,胸背部及中央尾羽呈栗棕色,喉部有一白色斑块,翼覆羽带淡色斑点,尾羽外缘和部分飞羽末端有小白斑。雌鸟这些部位为栗棕色。
鸣叫特征:最常见的是低沉、略微加速的连续'kew'音,当停栖时发出。飞行中会发出'karump karump'-似的叫声。
生活习性:夜间活动,栖息于红树林和低地森林边缘。帕劳群岛唯一的夜鹰种类。
区别辨识:与和相比,体型更小,翼长平均值显著差异,下翼覆羽和下尾羽颜色不同,以及羽毛上的色斑和翼尾标记的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全球范围内受威胁程度较低,但在帕劳群岛,估计成熟个体数不超过1000-2500只,自20世纪70年代晚期开始数量减少。
地理分布:分布于远东地区的帕劳(加罗林群岛西部,密克罗尼西亚西部)。在Arakabesan、Babelthuap、Koror和Peleliu等岛屿均有记录。
其他:目前无其他重要信息记录。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帕劳夜鹰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帕劳夜鹰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