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雕鸮(英文名:Spotted Eagle-Owl,学名:Bubo africanus),是鸮形目鸱鸮科雕鸮属的鸟类。又名: 斑点雕鸮,中等体型的鸮,属于鹰鸮中较小的种类。其体长约为45厘米,体重介于454至907克之间,拥有100至140厘米的翼展。斑雕鸮面部呈灰白色至浅赭色,双眼明亮黄色,耳羽簇明显,上身暗褐色,下部淡白色带有棕色条纹。广泛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尤其常见于南部非洲地区,常被称为城市鸮类,能适应人类居住环境。在岩石地带、灌木丛、草地上筑巢,有时也会选择人类建筑附近。
外形特征:斑雕鸮具有鲜明的外观特征,头部和颈部呈棕色灰色,散布着白色至淡黄色斑点,包括耳羽簇。上半身颜色为灰色到棕色,点缀着浅色斑点;翅膀和尾巴宽带上色为淡黄色;下半身白色,细密地布满灰棕色条纹,上胸部常有较大的灰色斑块。脚部羽毛白色,隐约可见条纹;虹膜通常为亮黄色。喙部黑色,趾端裸露部分呈深角质色。在较干旱的地区,还存在较为罕见的栗棕色变种,身体上部颜色更偏棕色,下部为肉桂色,眼睛为橙色。
鸣叫特征:斑雕鸮的典型叫声是柔和而深沉的“whooo-whooo”或“whoo-are-you?”,由两声构成,第二声较弱且音调更低。
生活习性:斑雕鸮生活在多种生境中,从沙漠中的岩石露头到树木稀疏的林地,它们倾向于栖息在低丘陵、草原和灌木丛交错的区域,偏好半开放的树林和散布有树木与灌木的岩石山丘,也能在荆棘灌木丛和城市郊区的花园中发现它们的踪迹。它们主要以节肢动物、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为食,狩猎方式多样,既能从栖息处俯冲捕食,也能追逐空中飞行的昆虫、蝙蝠和鸟类。
生长繁殖:斑雕鸮为一夫一妻制,可能终生结伴。巢穴通常是浅坑,位于灌木下、草地或岩石间,有时也会利用旧的猛禽巢或锤头鹳巢。繁殖期从7月至次年2月,主要集中在7月至10月。每窝产卵2-4枚,孵化期约30-32天,由雌鸟负责孵化,雄鸟提供食物。幼鸟出生后由雌鸟照顾,雄鸟带回已去头的食物。幼鸟大约在30-38天离开巢穴,若巢穴较高,则时间会更晚,飞行能力完全发展需约48天,之后至少五周内仍依赖父母喂养。
区别辨识:斑雕鸮与海角雕鸮的区别在于体型较小、眼睛颜色为黄色以及羽毛颜色更为灰暗。与灰雕鸮相比,斑雕鸮的条纹更加密集,眼睛颜色为深棕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斑雕鸮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部,自加蓬南部向东至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部、乌干达南部及肯尼亚中部,向南直至南非的开普半岛。
其他:斑雕鸮曾被认为与灰雕鸮为同一物种,但基于形态学差异和不交叉繁殖的观察,现已将其分类为独立物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斑雕鸮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斑雕鸮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