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头潜鸭(英文名:Baer's Pochard,学名:Aythya baeri),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极其罕见的潜鸭,曾广泛分布于东亚,现已成为极度濒危物种。繁殖季节,雄鸟头部呈深绿色光泽,雌鸟和幼鸟头部为深棕色。独特的栗白相间的两胁使其在鸭类中脱颖而出。
外形特征:成年雄鸟在繁殖季头部及颈部覆有绿色光泽,背部黑色带棕,胸部深栗色,两胁浅栗白相间,腹部白色,尾短低。雌鸟及幼鸟头部深棕色,眼睛深褐色,两胁棕褐色,腹部红褐色。两性均有宽阔的白色翼斑,喙深灰色,脚蹼深灰色,虹膜颜色随性别和季节变化。
鸣叫特征:通常沉默,特别是在冬季。但在求偶期间,两性会发出尖锐的'graaaak'声,平时雄鸟会发出'koro koro'声,雌鸟则发出'kura kura kura'声。
生活习性:偏好开阔、水流缓慢的湖泊、池塘和河流,繁殖于水生植被丰富的湖泊,冬季偏爱大型开阔水域。迁徙性物种,秋季离开繁殖地,春季返回。冬季与其他鸭类混群,如赤嘴潜鸭、红头潜鸭等。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春末夏初,筑巢于水边草丛或芦苇丛中,巢由植被构成,每窝产卵6-14枚,平均9.7枚,孵化期约27天。雄鸟负责警戒,雌鸟孵化。
区别辨识:与白眼潜鸭相比,青头潜鸭的棕色更多,赤褐色较少,腹部白色延伸至两胁。与赤膀鸭区别在于头部无冠羽,体型较小,尾下羽白色。
保护现状:IUCN:CR(极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南部和中国北部,越冬于中国南部、东南亚,偶尔出现在南韩、日本、菲律宾和巴基斯坦。
其他:近年来数量急剧下降,可能与过度狩猎和栖息地丧失有关。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青头潜鸭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青头潜鸭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