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腿三趾鸥(英文名:Red-legged Kittiwake,学名:Rissa brevirostris),是鸻形目鸥科三趾鸥属的鸟类。属于鸥科,主要在白令海的偏远岛屿上繁殖,其分布极为有限。全球超过75%的种群集中在普里比洛夫群岛的圣乔治岛上,筑巢于高达300米的峭壁上,与三趾鸥等其他海鸟共栖。该物种的特征在于其较小的体型、深灰色的背部、较短的黄色喙、鲜红的腿以及深灰色的翼下表面。
外形特征:成年红腿三趾鸥体长介于35-39厘米,翼展可达84-92厘米,体重在325-510克之间。背部呈现深灰色,翼尖黑色,腿脚鲜红,喙较短。非繁殖期个体眼周有暗斑,耳部有一薄灰色斑块。幼鸟外观与非繁殖期成鸟相似,但具黑色喙,腿色较暗,翅膀图案更为鲜明,需三年才能成熟。
鸣叫特征:红腿三趾鸥的叫声音调高于三趾鸥。
生活习性:红腿三趾鸥在夏季栖息于崖壁上的繁殖群落,以鱼、鱿鱼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昼夜活动。它会在9月迁徙至海洋过冬,活动范围广泛,包括北太平洋和阿拉斯加湾。
生长繁殖:红腿三趾鸥在夏季繁殖,营巢于峭壁的狭小平台上,通常与三趾鸥等其他海鸟共同筑巢。繁殖季节、求偶、产卵等具体细节尚待更多研究。
区别辨识:与三趾鸥相比,红腿三趾鸥具有更深的背部颜色、较短的喙、较短的腿和鲜红色的腿脚,翼下颜色也更深。幼鸟缺乏三趾鸥幼鸟特有的黑色尾带和翼上的“W”型标记。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位于北美科曼多尔群岛(俄罗斯东南部)、阿留申群岛和普里比洛夫群岛,以及白令海北部的圣马修岛。非繁殖季节,它们会迁徙至白令海至冰缘区及南部,以及阿留申群岛。
其他:红腿三趾鸥的种群数量自197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期减少了约35%,原因可能与食物资源的减少有关,这可能与过度商业捕鱼或气候变化相关。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红腿三趾鸥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红腿三趾鸥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