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鸡(英文名:Watercock,学名:Gallicrex cinerea),是鹤形目秧鸡科董鸡属的鸟类。中型涉禽,体长约43厘米,体重可达650克。雄鸟具有独特的红绿相间嘴喙和凸起的红色尖锐额板,全身灰黑色,雌鸟较小,上体为斑驳的灰褐色。广泛分布于南亚至东南亚、东亚地区,包括印度、中国、韩国、日本等地,冬季迁徙至苏拉威西岛和小巽他群岛。
外形特征:雄性董鸡体长42-43厘米,重300-650克;雌鸟稍小,体长34.5-36厘米,重200-434克。雄鸟黑色,翅膀边缘呈灰褐色,下尾覆羽黑白相间,嘴喙黄色,眼睛、上喙基部、额板、腿脚鲜红。雌鸟和幼鸟暗褐色,腹部黄褐色,背部带灰色衬有淡褐色边缘,无雄鸟的额板。雄鸟非繁殖季节羽毛与雌鸟相似,幼鸟更显橙黄色,下体条纹较少。
鸣叫特征:繁殖期雄鸟发出连续的‘kok’、‘utumb’和‘kluck’三种类型的叫声,节奏感强,冬季则较为沉默。
生活习性:栖息于芦苇沼泽、灌水的稻田或甘蔗田,湖边草丛和多水草的沟渠。多在晨昏活动,阴雨天气亦会活动。以种子、嫩枝、水稻、蠕虫、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为食。
生长繁殖:繁殖期5月至9月,建巢于芦苇丛、水草丛或稻田中,巢呈碗状,高出水面。雏鸟为早成鸟,绒羽黑色,由雌鸟带领觅食,育雏期约20天,每年繁殖1次,南方可繁殖2次。
区别辨识:雄鸟与黑水鸡的区别在于体型更大,繁殖期额甲突出,嘴喙黄绿色;雌鸟与黑水鸡亚成鸟区别在于体型更大,上体具斑纹。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巴基斯坦、印度、中国东北至琉球群岛、菲律宾和大巽他群岛;非繁殖期分布至印尼苏拉威西岛和小巽他群岛。
其他:董鸡是秧鸡科中唯一的一种,与热带亚洲的Aenigmatolimnas、Amaurornis、Himantornis和Megacrex等属关系密切。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董鸡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董鸡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