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凫(英文名:Hartlaub's Duck,学名:Pteronetta hartlaubii),是雁形目鸭科黑头蓝翅鸭属的鸟类。又名:黑头凫凫、蓝翅栖鸭、哈氏鸭,非洲森林特有的深栗色鸭类。其头部和颈部呈黑色,喙部有黑白相间的花纹,脚为黑色,虹膜为深红色。翅膀上独特的蓝色羽毛使其在飞行中极为醒目。该物种广泛分布于赤道西非至中非的低地森林区域。
外形特征:黑头凫体型较大,长度约56-58厘米,雄鸟体重925-1140克,雌鸟体重770-805克。雄鸟头部可有较多白色,繁殖季节时喙基部会肿胀。雌鸟体型较小,色彩较暗淡,额头几乎没有白色,眼睛颜色为深红色(雄鸟为红褐色)。幼鸟与雌鸟相似,但胸部和腹部的羽毛尖端呈稻草色,大约在6个月大时达到成年羽衣。
鸣叫特征:黑头凫的主要叫声包括空洞的“ko-ko-ko”式嘎嘎声和偶尔的喘息哨音。
生活习性:黑头凫主要栖息于隐蔽的沼泽、池塘、密集的热带雨林水域,以及树木茂密的草原地带的小河流和溪流。它们有时也会出现在水库和稻田。物种通常夜间觅食,以水生无脊椎动物(昆虫、蜘蛛、软体动物、甲壳类)和少量植物物质(种子、根茎)为食。在刚果共和国的Nouabalé-Ndoki国家公园,它们经常在大象粪便中觅食,尤其是新鲜的粪便,因为里面含有许多种子、部分消化的水果和昆虫幼虫,吸引了大量昆虫。黑头凫还会跳到诸如羚羊和森林水牛身上去除除寄生虫。
生长繁殖:黑头凫的繁殖期可能发生在雨季,配对可能全年保持领地。在利比里亚,繁殖证据显示在6月至9月之间。在加纳,有记录显示幼鸟出现在9月、11月和12月,还有8月观察到一只可能正在孵卵的鸟。它们可能是一夫一妻制,形成牢固的配偶关系。巢穴可能位于树洞中(包括枯死的树木),但在圈养条件下也会在地上筑巢。一窝产蛋7-11枚,蛋壳呈奶油色,孵化期约为30-32天,仅由雌鸟单独孵化。孵化出的雏鸟头顶呈烟灰色,身体黄色,下巴、脖子和面部带有橙色色调,出生时体重35-46克。雏鸟大约在8周后离巢,由双亲共同照顾,但雄鸟最终会驱逐幼鸟离开领地。
区别辨识:黑头凫的蓝翼斑点在飞行中十分显眼,这使得它不太可能与其他任何水鸟混淆。雄鸟头部可能有更多的白色,而雌鸟体型较小,色彩较暗淡,额头几乎没有白色。幼鸟与雌鸟相似,但有稻草色的胸腹羽毛尖端。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黑头凫分布于西非赤道区域,从几内亚至加纳,再向东延伸至南苏丹,向南至刚果民主共和国西部和安哥拉北部。在利比里亚,它们居住在红树林中。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它们被记录在海拔约900米的地方。
其他:黑头凫的全球种群估计在10,000-50,000只之间,尽管这个数字可能在多哥以西的部分地区低于1000只。尽管面临森林破坏、狩猎和来自采矿及毒鱼导致的水源污染等威胁,该物种目前并未被认为受到全球威胁。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黑头凫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黑头凫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