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脸田鸡(英文名:Rufous-faced Crake,学名:Laterallus xenopterus),是鹤形目秧鸡科南美田鸡属的鸟类。小型鸟类。其特征为蓝灰色的喙、腿和脚,脸部、后颈及上背呈棕红色,腹部和喉部为白色,前胸及胸部为淡黄色,翅膀、二级飞羽和肩羽有黑白相间的条纹。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巴西中南部、巴拉圭中部和玻利维亚东北部的特定湿地。
外形特征:棕脸田鸡长约14厘米,体重约52克。性别相似,拥有蓝灰色的喙、腿和脚。脸部、后颈和上背部呈现棕红色,喉咙和腹部为白色,前胸和胸部颜色为淡黄色。翅膀、二级飞羽和肩羽有明显的黑白色条纹,尾巴和尾下覆羽为黑色。眼红色。
鸣叫特征:棕脸田鸡的鸣唱为一种拉长的、轻微下降的颤音,声音干燥,略显沙哑,不同于其同类的更清脆的颤音。还发出轻柔的"piú piú"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山丘陵和林缘地带的水稻田、溪流、沼泽、草地、苇塘及其附近的草丛与灌丛中,偏好浅水淹没的苔草或草丛湿地。活动时间多在早晨和傍晚,遇到危险时会迅速奔向草丛或水边,可能潜入水中或飞至水域对面。主要食物为水生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生长繁殖:巢筑于稻田地和附近水域岸边的草丛与灌木丛中地面,也可能在离水域不远的森林中的小灌木树上。繁殖期间,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化。
区别辨识:与红白田鸡相比,棕脸田鸡缺乏翼上的条纹,有黑色而非白色的肛门,喙为灰色而非黄色,腿为灰色而非红色。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美洲的巴西中南部(马托格罗索州、戈亚斯州、圣保罗州、米纳斯吉拉斯州和联邦区)、巴拉圭中部以及玻利维亚东北部的贝尼省。
其他:尽管已知分布地点稀少且分散,但潜在的适宜栖息地可能意味着其实际分布比目前记录的更为广泛。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棕脸田鸡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棕脸田鸡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