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胸雀鹰(英文名:Vinous-breasted Sparrowhawk,学名:Accipiter rhodogaster),是鹰形目鹰科鹰属的鸟类。小型猛禽,特征为黄色眼睛、浅绿色喙基和黄色腿脚。成年个体上部呈板岩灰色,胸部为酒红色,腹部和大腿颜色较淡。幼鸟背部呈深赤褐色,饰以鲜明的黑褐色斑点和条纹,下部则有厚重的淡色条纹。红胸雀鹰主要分布于印尼的苏拉威西岛、邦盖群岛和苏拉群岛,生活在从海岸至山地的森林环境中,亦可见于红树林和林地。
外形特征:成年红胸雀鹰体长26-33厘米,体重在113克(雄鸟)至264克(雌鸟)之间,翼展可达46-62厘米。拥有黑色的上部,短而圆的翅膀,相对短且方尾。幼鸟上部深赤褐色,饰以黑褐色斑点和条纹,尾巴较淡,具4-5条暗色带,头部和颈后部有白色痕迹,下部为白色或棕黄色,带有厚重的暗色条纹。雌鸟比雄鸟大35%左右,平均大23%,上部更偏棕色,下部酒红色更淡,喉咙、腹部和大腿有更多灰斑。
鸣叫特征:红胸雀鹰非常善于鸣叫,其叫声被描述为迅速连续的“hihihihihi...”,每1.8秒发出约20个音符,当受到播放声音刺激时会变得更加激动。
生活习性:红胸雀鹰栖息于初级和次级森林,海拔高度从海平面至2000米,也出现在红树林和靠近森林村庄的环境以及有部分林地的耕作区。其饮食包括昆虫、蜥蜴、松鼠、小鼠和小型雀鸟,结构特征表明它主要以鸟类为食。
生长繁殖:关于繁殖的资料极少,但已知在3月底至4月初,在Peleng岛的阔叶树叉上发现过一个活跃的巢穴,由枯枝构成,位于约15米的高度。
区别辨识:与小型雀鹰相比,红胸雀鹰的叫声更深沉、不那么尖锐,雌鸟个体体型更大,喙、尾和脚趾更长。与斑尾鹰和成年中华及日本松雀鹰的区别在于眼色、尾部斑点和大腿颜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华盛顿公约》CITES II级。在苏拉威西岛广泛分布但数量似乎不多;可能比想象中更常见,对未受干扰的森林依赖程度可能低于苏拉威西岛上其他鹰属物种。
地理分布:红胸雀鹰主要分布于印尼的苏拉威西岛、邦盖群岛和苏拉群岛(东部)。
其他:系统发育历史显示,红胸雀鹰可能与红颈雀鹰、领雀鹰和短尾雀鹰属于同一物种群。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红胸雀鹰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红胸雀鹰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